阅读历史 |

第一百二十一章 太平才能削藩!(1 / 2)

加入书签

“老牛,你确定穆里玛就在前边”王五看来看去,啥也没看到,不由心生疑惑,怀疑牛万程是不是对组织不老实。这家伙毕竟是绿营总兵,很难说不会反复。真要把他坑了,估计前程跟坐火箭似的一窜升天。保不齐直接就能抬进满洲镶黄旗,弄个副都统做做。毕竟,他王耀武如今可是抗清战场最能打的。存在意义不下于永历朝廷封的王。比不上晋王,也足以比肩蜀王刘文秀、巩昌王白文选、黔阳王皮熊、真定王郑鸿逵等人了。晋王李定国之子李嗣兴降清后还给赏了个汉军旗都统。老牛真把他王五坑了,怎么着也得是个满洲副。“五爷真当我牛万程是鼠辈吗!”老牛表示之所以他知道穆里玛在哪,原因在于其部将齐一奎沿途留下的暗记。那暗记除了他老牛外,没人认得。所以他很肯定穆里玛他们就在前边的山谷。“是么”小心驶得万年船。好不容易逮着匹马,王五可不想再叫头牛给顶了。当下让亲兵掌旗张鹏羽带人去验查暗记。不一会张鹏羽来报,说是的确在路边一棵树上发现暗记。王五问暗记是什么。张鹏羽说就是在树皮上刻了個箭头指向。不过之前的暗记只有箭头,最近的箭头下面却打了个叉。“嗯”王五不解其意。老牛解释说打叉就是说会在前面停留一阵。距离穆里玛逃跑也有一个多时辰了,黑灯瞎火疲于奔命加之还是山地,一众满洲高级将领肯定要歇一下。上吊还得让人喘口气嘛。这就逻辑自洽了。眼看大鱼即将落网,王五高兴之余不禁对牛万程夸口:“你好好干,只要有我一天,我保你入八旗!”闻言,老牛不禁精神一振,满脸谄笑:“五爷此战必扬名天下,将来于大明王侯可期!容卑职在这先敬五爷一声王爷!”“喔”明知是马屁,王五嘴角也不由露出丝丝笑意。深深看了眼牛万程。“牛旗!”“王爷!”不知名的半山腰,王五同牛万程彼此谦虚了一阵。然后牛万程提出自己先撤,免得有漏网之鱼认出他来。这是应该的。王五还指望牛万程后面能再拉他一把,当然不希望对方因为小小的疏忽折戟沉沙。老牛走时还透露了一个重要情报,就是留给五爷的空窗期只有三天。因为四川绿营主力在提督郑蛟麟的带领下,已经进驻黄草坪。不出意外的话,收到八旗战败军报,郑蛟麟肯定会督率川军补上防线缺口。甚至巫山城的四川总督李国英也会亲自过来。临走还不忘再次劝降。大意这次五爷是大败了满洲八旗,可满洲八旗这一万人仅占清军总数的二十分之一,而战争拼的是钱粮、人口、地盘,这三样明军可以说一样没有。局部的胜利是无法更改大势的。除非哪个脑袋昏了的家伙信了朱明禅让的许诺,带兵作乱。“你是说吴三桂么”王五想听听牛万程对当前局面还有没有进一步、更深入的看法。谁知牛万程竟摇头道:“平西王不会反!”“为何”王五指出满洲八旗根本就是一帮废物,他们甚至连绿营都不如,从前裤子没被人扒所以还能唬住吴三桂,如今满洲人的裤子被他王五扒了个精光,吴三桂怎么可能不蠢蠢欲动呢。毕竟,天下都知清廷在防他!“五爷是当局者迷啊。”老牛摸了摸并不算长的胡须,指出一个事实。那就是朝廷是想削藩,也就是的确想对付吴三桂、尚可喜、耿继茂这三个无论名义还是事实上都是藩镇的强王。问题是,天下太平才能削藩啊!你明朝一天没彻底息火,清廷怎么可能对三藩动手。“也就说我打的越厉害,你那鞑子朝廷就越不敢削藩”老牛的话让王五不禁也沉思起来。似乎,他好像进入一个死循环当中。一直以为只要把满洲八旗这只纸老虎戳穿,吴三桂他们有可能动手。但要是清廷因为明军余部仍在顽抗,从而松缓削藩步骤,让吴三桂没有理由起兵呢。老牛进一步指出一个更要命的事实。就是王五他们是和吴三桂有血海深仇的老顺军余部!真让茅麓山这支老顺军死灰复燃,咸鱼翻身,最急的不是清廷,而是吴三桂。因此,四川方面的清军必定是往死里打明军,根本不可能半点手软。伱王五能打赢废物一样的满洲八旗,能打赢川军去年李来亨、刘体纯他们几万人都打不赢,况现在这点人。“我知道了,三天是吧”王五闷声让牛万程闪人,不管局面如何发展,他都得先把到手的大鱼给剥了。下坡后,却见一众部将很是诧异的看着自己,不由一怔,问众人怎么回事。狗剩挠挠头道:“五哥,你身上的杀气好像没了。”“是么”王五摸摸鼻子,“妈的,这个死老牛把我一身血腥气都给弄没了,险些着了他的道。”稍顿,大刀一挥:“走,先把穆里玛砍成十八截!”众将自是没二话,群情汹湧杀进山谷,虽然有内应,但怎么也要厮杀一场。没想刚到谷口,前面就有人从夜色中摸了出来:“五爷,来了啊!”接着对面就有火光亮起。“嗯”王五定睛看去,不是老牛手下齐一奎又是谁。“五爷,这边请!”齐一奎熟络上前招呼明军入谷,边走边道:“人早给五爷准备好了,除了图海外,其他都在这呢!”“五爷!”“五爷!”随着王五的深入,谷中火把跟楼梯口的声控灯一样不断点起。一路过来都是目光炽热的营兵,不少面孔王五看的都很熟悉。那个侯三江也在其中。在一片“五爷”的呼声中,王五等人看到了被绑在一起,嘴里皆塞了布条的满洲诸将。靖西将军穆里玛、湖广巡抚杨茂勋、镶黄旗副都统索拜、镶蓝旗副都统塞林、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