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96章 种姓之辩(1 / 2)

加入书签

改教义!朱肃此言一出,底下诸多教派的使者们,面色当即便难看了起来。
“大明的周王殿下。”拜火教的使者当即黑了脸色。他从地上站了起来,脸上卷曲的胡子因为不悦而微微有些颤抖。
“我们的教义,那都是神灵和先贤遗留给我们信徒的旨意,是绝对不会有更改的可能的。”
“周王殿下叫我们更改教义,就不怕亵渎了神灵吗?”
当即也有几个教派使者,站起身来斥责起朱肃的狂言来。朱肃却是不为所动,仍旧站在上首施施然的看着他们,直将这些人所言当成了耳旁风。
也确实是耳旁风,他本就听不懂这些身毒语,而这些人的呵斥,黄观也干脆就懒得翻译。倒只留着这些人在场下气的脸红脖子粗,一副无能狂怒的架势。
朱肃之所以仍旧不为所动,是因为他知道,这些教派使者最少也是一方教派的祭司大拿等级,而一个教派之中地位越高者,往往越不信神。这些古板顽固的分子定然只是少数。
况且,古往今来,为了一时之利而擅改教义的教派还算少么?利之所至,便是上帝也得向凡间贩卖赎罪券,而现在把握着这个“利”字的就是他朱肃。
顺之则得利,逆之则有害。不怕没有人动摇。
果然,只是过了稍许,那位佛教的僧侣禅陀耶便已沉不住气了。原以为以佛教和华夏的渊源,他们这一回获得这支明军的支持应当是十拿九稳。哪想到这位周王殿下压根就油盐不进,竟然并没有公开支持佛教的意思。
这巨大的落差加上佛教如今在身毒之地的严峻形势,让他成为了在场底气最为不足的一个。这位干瘦的和尚开口问道:“不知殿下认为哪部分的教义不妥?能否见教?”
朱肃等的就是有人问询,以占领主动。见这禅陀耶开口了,便继续道:“本王闻知,身毒之地,有一个你等诸教派共同维护的‘种姓’之制。”
“僧侣、祭司为婆罗门;贵族、将领为刹帝利;商人为吠舍;平民为首陀罗。此四大种姓,生生世世,不得变动。”
“本王想知道,我等既自大明而来,在此四大种姓之中,又当属于何种?”
朱肃此言说出,诸教派使者顿时沉默了下来,一个个面色古怪。
种姓制度,这是他们这些教派所心照不宣维护的一个制度,也是身毒地区掌权者们赖以统治的一个基础制度。这个制度对于教派首领、掌权者皆有好处,因而这片土地的征服者不管是谁,一般都会主动的维护这一项传承千年的体制。
也正是因为这个制度,种姓世世代代不可改变,长年累月的传统也使得身毒地区的百姓失去了向上的斗志,变得颓靡懒散。毕竟生下来的种姓就能决定你一生的上限,那又何必努力拼搏呢?
反正怎样也都只是那样,不如摆烂好了。
这项制度,也间接导致了身毒地区宗教的繁荣:今生已经没有了奔头,那只能寄望于来生投胎成更高阶的种姓。要寄望于来生,则少不了供奉神明、敬奉香火……
因为这样一套制度,身毒地区形成了一种对教派来说良性、对百姓来说却是恶性的闭环:百姓世世代代麻木不仁,不知反抗为何物;而宗教却繁荣昌盛到了可称为病态的程度。
那禅陀耶思虑了一阵,眼中有光芒一闪,随即便赶紧低下头,掩饰住脸上的表情并做出恭顺状。他双手合十道:“诸位从大明而来,乃是贵人,自然应当算作婆罗门。”
他这话表面上看似有理,实际上却藏着一处陷阱:所谓的婆罗门,乃是一种含有宗教性质在内的种姓。这些明人想要成为婆罗门,自然需要皈依于某一个教派。
可只要皈依于教派,自然就要受教义等等枷锁拿捏,这德里之地就依然是由宗教所掌控的教国。譬如之前的德里苏丹国,实际上的主政者便是天方教的穆斯林们,纵使是国主苏丹,有时候也要受天方教教义节制。
而且,这位周王殿下还是大明贵胄,若是能让他自承为婆罗门,那么或许,还能借着他的影响力在华夏传教。华夏之地乃是天朝上国,若是能在那一处扩大影响,使其也成为由宗教掌控的教国,受到富裕的华夏百姓的供奉……那么岂不远胜于在这身毒之地,管理这些懒惰愚笨的身毒下民?
朱肃闻言,轻轻呵了一声,以示不屑。那边厢,黄观等监生已经是怒目圆睁,出列骂道:“好胆!我等华夏人敬天法祖,供奉的是祖宗天地,信的是道德天理。只知跪拜天地君亲师。禅陀耶大师,你将我们归入婆罗门……莫非是要我们全都剃度出家,不顾先贤祖宗,一心做伱们佛门的信众吗?”
黄观习得身毒语后,便十分着意这身毒地区的风土人情、政治局势,其他的诸监生也知能远来此地,是人生之中十分难得的一次经历,若回去之后能著一本游记,指不定便能凭之名垂青史,因而亦经常四处走访,哪有不知道这种姓制度的底细的。而今见到禅陀耶敢以此制度算计他们,自是义愤填膺,纷纷出列驳斥。
禅陀耶本以为这些大明人远道而来,必不知其中奥秘,而今被当场拆穿,一颗大光头上已经是冷汗岑岑。他有心想要找补,却还真不知道将这些来自华夏的明人们归入哪一个种姓才好。
刹帝利?这些明人以兵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