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章 寺庙不灵验怎么办(1 / 2)

加入书签

刘锦月要被浸猪笼,刘锦月的父亲当然不会同意。

他晚上偷偷的放走刘锦月和王青山,成全他俩双宿双飞。

而刘家也承受了这么多年的屈辱,刘锦月成为家族的耻辱这么多年。

直到老辈人都相继去世,后辈的思想解放,人们也逐渐淡忘这些事情。

刘恒见到姑姑,抱头痛哭。

那个时候他才五六岁,而如今已是60岁的老人了。

姑侄俩手拉着手,说不完的话。

从他们的谈话中得知,刘锦月和王青山离开群庙村爬上一辆火车前往江浙,在那里王青山找到一个教师的工作,刘锦月则是在火柴厂工作。

一年后,刘锦月凭着出色的工作能力荣盛火柴厂的高层,而后又私人承包了火柴厂,随着国家的发展,刘锦月将火柴厂转型打火机厂,赚到一大笔钱。

王青山七年前就去世了,刘锦月想在临死前回老家看一看,祭奠一下父母和亲人。

老太太问:“村里的那个寺庙是谁建的?”

刘恒说:“是潘子,就是咱村的村支书。”

老太太看向我:“小伙子为什么要重建庙呢?”

我笑道:“就是想拉动咱村的经济。”

“我在村口看到关于咱村的寺庙分布图,有几个庙的位置错了。”

我问:“您小的时候,咱村的72座庙全都完整吗?”

“有些大庙是完整的,小庙就荒废了,后来有一些人在咱村打了72口井,把风水破坏掉,从那以后咱村就没落了。”

我说:“我就是想着把一些重要的大庙都建在一起,小庙就算了,这样能在咱村形成繁华的庙会,带动村民的收入。”

刘锦月笑道:“这是个好事情。”

和他们寒暄片刻,我就起身离开。

两天后,刘恒带着他姑姑刘锦月来到村委院,刘锦月要给群庙村捐款100万!

我欣喜若狂的握住她的手:“我代表群庙村全体村民向您表示由衷的感谢,为您立一块功德碑。”

刘锦月笑道:“我能对群庙村提几个建议吗?”

“您说。”

一百万的捐款啊!想怎么提建议都可以。

“我希望纠正几个寺庙的名字和造型。”

“没问题。”

“还有个小要求,我丈夫死之前都在想着落叶归根,希望村里能批一小块地,让他落叶归根。”

我问:“王青山在村里还有亲人吗?”

刘恒说:“没了,当年他有个妹妹也因为那件事受到了牵连。”

“没问题,可以批。”

在刘锦月的建议下,寺庙聚落的几个名字都改掉了,其中有火神庙,当年刘锦月和王青山就是在火神庙第一次约会。

我又批了一块地给她,刘锦月让儿子花钱建了一座陵园,把丈夫王青山的骨灰请回来。

我组织了一些村民参加王青山重新下葬的仪式,然而,这一场几十年的恩怨并未了解。

在葬礼上,两个年轻人推着一辆轮椅到来,那轮椅上坐着一位瘫痪的老人。

刘锦月看到他时,脸色沉着下来,走到他面前,轻蔑地说:“还没死呢?”

“你不是也活的好好的吗。”

来人正是王屠夫的儿子,此时的他眼斜嘴歪,说话都有些费劲,眼睛里仍然有些六七十年代的仇恨。

刘锦月问:“怎么?你现在还想着要把我浸猪笼吗?”

王屠夫的儿子愤愤不平的看着刘锦月

刘锦月说:“这么多年我早已经释怀了,你也该放下来。”

王屠夫的儿子挣扎着要站起来。

只可惜他瘫痪了,当初刘锦月和王青山离开,他一直仇恨了几十年,那些年也曾经多方打听他们的下落,现在刘锦月就站在他面前,他却无能为力。

刘恒不耐烦地说:“几十年的陈年旧事了,还没完没了啊?”

王屠夫的孙子说:“我们不允许王青山葬在群庙村,我们家早就把他剔除了。”

王青山和王屠夫的儿子王青松是堂兄弟!

这倒是让我有些意外,王青松家是养殖大户,猪有几百头,只可惜前两年闹猪瘟,全都死完了,也就是在那一年,王青松才气血攻心导致瘫痪的。

刘锦月说:“也没想着要进你们家的家谱,这是村委会批给我们的一块地。”

我说:“你们没权力阻止别人葬在群庙村,还有别闹事,这是关乎咱村的发展,谁要是阻碍村里的发展,别怪我不讲情面。”

“放屁,你身为村支书滥用职权给别人地皮,我去县里告你去。”

我厉声呵斥:“告去啊!人家捐献100万给村里发展,该不该满足人家的这点小要求?”

王青松说:“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