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4章 长孙家果然亲兄妹(2 / 3)

加入书签

,大家已经将能考虑的都考虑到了,只是因为缺少了许多历史知识,所以做出了相对没那么好的选择。

房玄龄当即拱手表态道:

长孙皇后愈发觉得奇怪——

丈夫跟她几乎没有什么不能说的事情,即便是朝政,所谓后宫不能干政的说法也不适用于他们夫妻二人之间,因为她是跟着李世民起家的,当年秦王府里有那么多人谋划玄武门之变这么大的事情时,还被称为秦王妃的她也什么都能听,更不要说是如今朝廷里的事了。

尤其是后者。

“你出身太原王氏,先前让玄龄问你,你不大愿意,那么我亲自问问你,你想让你家更进一步么?我说的是你家,不是太原王氏!”

“本宫知道了,你就在此呆着吧,有些事情,你也该听一听。”

“长安有几家纸坊,产量不多,仅供应长安有时都力有不逮,而天下之大又何止是一个长安?许多地方的纸张对百姓而言都堪称昂贵,更别说是完完整整的一册书籍了。想要让天下百姓都能读上书得到书本,若无各地的各个世家相助,难上加难。”

“雅云,你与我关系好,我就同你直说吧,除了你们家之外,你再想办法联系联系郑氏、卢氏的旁支,最好是在长安有姻亲关系的,让他们都去信问问家中,有没有这种想法。”

长孙皇后亲切地拉着王夫人坐到自己旁边。

因为殿内已经屏退了所有宫人,只留下了武如意,所以这封信正是由武如意从殿外带进来的。

你个老小子,当面大声密谋我媳妇是吧,脸都不要了?!

“朱标所言,肯定是他跟朱元璋一起商讨出来的,虽然朱元璋说话难听,但先前朕听说过他的发家经历,一个父母双亡的乞儿,能白手起家做到皇帝,他的脑子、心计、城府显然不会比任何一個开国之主差。”

她刚刚才听长孙皇后说过那门新技术的事,而且皇后娘娘也说了,这事儿不仅是武家,其他许多家族都会参与其中,这位王夫人恐怕就是其中一员。

王雅云听得心口都怦怦跳了起来。

一目十行地扫过之后,她心中的疑惑终于解开了。

“更别说,这里头还有这么多年的岁月鸿沟,他刚才说得没错,超前几百年的眼光确实极其有价值。大唐应当有个两三百年的国运,此后是那宋朝,然后是个短命的元朝,再之后才是大明。”

武如意心中微微一动。

那就是丈夫送来的了。

长孙皇后没有逼迫,只是定定看着她,问:

“既然你心里知道,唯有在高门世家才能让女子读书识字,唯有投胎投的好,才能让女子少吃些苦头,那你为何不想想看,假如天底下能有更多的人读书识字做官,会不会有更多的女子能得到这样的好境地?”

所以房玄龄只能暗暗在心里记了这老小子一笔,等着后面找机会算账。

“算的不过人心而已。”

“老程,你这回也算是立功了。”

“朕觉得就先将雕版印刷传出去,再加上咱们还有这保底的活字印刷,就是有人想搞点什么事情出来,也有备用的法子,如何?”

难不成……

“那就这样做吧。”

房玄龄现在当场扑过去揍人的心都有了。

他很想,但是不论从身份地位还是如今的场合来看,自己现在都没有任何理由跟长孙无忌撕扯。

李二陛下脾气向来不算好,只不过平日里因为要维护自己的明君形象,就算被言官们指着鼻子骂,他也要憋着火,等回去到了媳妇跟前了再关起门来怒骂那帮傻鸟。

这一母同胞生出来的脑子和心眼子,真是血浓于水。

正在同房玄龄夫人闲谈的长孙皇后还没开始进入正题,忽然接到了一封信。

这一回,她不再说什么客套话,而是开门见山地直接道:

“雅云,先前魏国公是不是已经跟伱提过了?”

“此事我今日回去之后,便往太原去信一趟,告知父母兄长,他们若不答应,我就亲自回一趟娘家。”

原来是要临时更改计划,希望她能够在跟王夫人说话的时候直接尝试下啊……

只是……

又多了解了一下雕版印刷具体是什么样,才切断了通话,之后,李世民面上对于朱标的钦佩散去,转而化为凝重之色。

李世民和房玄龄都看着他没说话。

立政殿。

李世民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开口:

“……无忌,你这算计得,同观音婢果真是亲兄妹啊。”

…………

“其他人也同理,乖觉懂事的可暗示一二,不愿意的就以利诱之——当然,得先把那些懂事的家族安置妥当了,咱们这里的人越多,手中筹码越多,便更好威逼利诱。”

“且不说如今五姓七望家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