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默契配合(1 / 2)
纵然他们绞尽脑汁,亦难以想透李安如何能以反诉御史台为手段。
毕竟,这些御史以言为职,他们的言论,纵然锋利过甚,亦难以定罪。
这便是他们的庇护伞,让他们在斥责中游刃有余。然而,正当梁青云对李安的出其不意行动感到疑惑时,李安那无奈又带着些许委屈的笑容,似乎在无声告诉梁青云,这非他本意,而是御史们逼迫的结果。
李安的举动,非策划已久,而是场中应变。
梁青云接过卷轴,却见其内容并非奏疏,而是琉璃销售的详细记录。
这份记录让梁青云困惑,不明所以,思索着李安此举的深意。他是否意在将此数据公之于众?若真如此,必将引发一场风波。
然而梁青云的聪明才智迅速找到了应对之策,她决定将卷轴猛地砸在御案上,以此引起众人注意。
她那充满愤怒的眼神紧紧盯着李安,言辞中充满了责难:“哼,真是胆大包天!竟敢行此不轨!小李子,将奏本内容宣读出来,让众人听听他们究竟有多无法无天!”
李安在心中暗自赞赏梁青云的机智,虽然她未能完全理解其意图,但这丝毫不妨碍她将问题推给他处理。
梁青云的话仿佛万能钥匙,让李安无论如何接话,都能顺畅衔接。
这番话在在场官员耳中听来,却引起了一阵莫名的惶恐。
皇上此言何意?奏疏中究竟记录了何事?
梁青云的言辞似乎暗示,此事关系到在座的每一人。内心的波动不断,众人的心中泛起了层层波澜,等待着下一刻的揭晓。
当众人的目光重新投向李安时,他们的眼中满是困惑与不安,梁青云轻拍玉案上的卷轴,引起了所有人对其的注意。
心中充满好奇,究竟这卷轴中记录了何等秘密,难道他们中有人的秘辛落入了对方手中?难道李安的矛头并非仅指向御史台一方?
就在众人心中纷纷揣测时,李安的声音再次响起,打破了大殿的沉寂。
他先是向梁青云行了一礼,然后缓缓地开口:“呵呵,既然陛下命我阐述,那我便明言之。此乃昨日陈氏琉璃店铺的销售帐册,其中一些数据,让人倍感疑惑。”
李安的话语落下,底下的文武百官心中顿感一紧,琉璃销售账册?这突如其来的转折令他们措手不及,心中的不安随之蔓延。
李安继续道:“陛下,臣查阅昨日的销售账单后发现,某些官员的消费明显异常,其中包括御史台的陆大人及秦大人。对照他们的俸禄,陆大人与秦大人每月仅十二两银,年仅百二十两。然而仅昨日一日,陆大人消费超过三千两,秦大人亦是三千五百两。敢问陆大人及秦大人,这些银两又是何处来?莫非仅凭你们的俸禄?”
此言一出,众人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李安所揭之事,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文武百官背后寒意阵阵,心知昨日之行,几乎无人干净,而所消费之银,最少亦有千两。
尤其是御史大夫秦大人,年俸仅百两,一日之消费竟是三十年俸禄之多。
这种巨额支出,无法以日常积蓄解释。每年能攒下十两二十两已属难得,三千两银,需要多少年才能积累?
李安的话语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每个人的心中都开始掀起惊涛骇浪,无论是不是当事人,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焦虑。
这突如其来的指控,不仅仅是财务上的问题,更关乎道德与官德的大问,使得整个大殿的气氛变得前所未有的凝重。
在这一刻,即使是官至文武百官的他们,也只怕是用尽一生也难以积攒如此庞大的金银。
绝大多数官员与秦大人和陆仲宣的处境相似,他们的花销远远超出了自己合法的俸禄。
果然,在李安的话语落下之刻,包括陆仲宣和秦大人在内的几位官员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面如死灰。他们张口欲言,唇瓣颤抖数下,却无从开口。
而此时,李安的声音却突然变得风趣,轻松地流淌进在场每一个人的耳畔,尤其是那陆大人和秦大人:“呵呵,我早有耳闻,有些商家背后依附官员名下。莫非秦大人和陆大人也是如此?若非这样,如此庞大的资金从何而来,实在令人费解啊。”
听到这话,两位官员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心中一慌,便忘了深思熟虑,急忙想以此解释那些无法明晰的财富。
然而,他们没有察觉到李安那充满深意的目光。在场的文武百官们也不禁暗自点头,心知李安这是在打一棒给个甜枣,既是警示又是施舍,让两人有台阶下。
此时的陆仲宣和秦大人心中也生出李安非同小可的手段,感叹于他的圆滑与成熟,没有将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于是,两人急忙顺着李安的话茬回应:“李大人所言极是,确有商户依附于我们之下,这些财物正是他们送给的馈赠。”
然而,当他们的话音刚落,李安的笑容更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