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舌战群儒!!!(1 / 2)
孔颖达?
孔子第三十二代孙,唐初十八大学士之一。
这可是隋唐时期,有名的大教育家。
说起来,此人和庄舟还颇有些渊源。
想当初,太白酒楼开业。
庄舟便拉着孔颖达喝了几杯酒。
还让孔颖达给自己题了字。
之后,这孔颖达也是酒楼里的老顾客了。
庄舟还特意叮嘱赵发财,给孔颖达每次都打了折扣。
今天没想到,他居然也站了出来。
看样子,也是对自己作为太子少师的事,不同意。
李二也是目光微凛,不过此人乃是大儒,文人士子们的楷模。
即便李二贵为一国之君,也对此人礼敬有加。
“孔先生有话请说!”
孔颖达手持笏板,沉声说道:
“陛下,臣以为,让庄舟担任太子少师,恐有不妥。”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响起一片窃窃私语之声。
要知道,现在孔颖达也只是太子右庶子。
庄舟眉头微皱,看向孔颖达,心中不禁有些疑惑。
孔颖达作为大唐的教育部部长,一直以来都是对庄舟颇为欣赏的。
之前两人也有过不少交流,庄舟还以为他是支持自己的。
即便不支持,也至少不会反对吧!
可没想到。
今天他居然也站出来反对自己担任太子少师。
庄舟不禁有些好奇,孔颖达到底会提出什么理由来反对自己。
“孔先生,有什么话你不妨直说吧!”
“好!”
孔颖达看着庄舟,沉声道:
“敢问庄县伯,平日里治何经典?”
庄舟愣了一下,脱口问道:
“治何经典是什么意思?”
他是真的没听懂。
这时乌拉尔已经把信息打到了庄舟的视网膜上。
庄舟才算明白,古代衡量一个大儒学者,便是看这个人在经典古籍中有什么独到的见解。
而且这个经典,还必须是汉儒中的一种。
孔孟之道一直是儒家文学集大成者,这个时代读书人最为推崇。
比如郑玄是传经大儒,韩愈是传道大儒,陆贽是行道大儒,靠的是符合儒家理念的治理功业。
说直白些,就是要在孔孟之道里,提出属于自己的理念。
有点像后世的红学研究者。
这对庄舟来说,真的就有点强人所难了。
他对儒家文献完全不了解。
可庄舟现在这样一问,倒把孔颖达搞蒙了。
“庄县伯连治何经典也不懂,就敢答应做太子少师?
未免也太狂妄了吧?”
庄舟浅浅一笑道:
“孔先生,我不是不懂,而是不屑回答。”
“何意?”
孔颖达闻言,脸上不禁露出几分冷笑。
“庄县伯,你可知何为治经?
此乃我儒家学子之根本,若连此都不懂,又何谈担任太子少师,教导太子殿下?”
他这番话,说得义正言辞,朝堂之上不少大臣也是点头附和。
在他们看来,庄舟虽然有些才学,但终究年轻,且并非出自名门大儒门下,对儒家经典的理解恐怕还不够深刻。
庄舟微微一笑,摇了摇头道:
“孔先生,你误会我了。
我并非不懂治经,而是我认为,治经之道,并非只在于对古籍的解读,更在于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应用。”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响起一片哗然之声。
孔颖达也是眉头紧皱,沉声道:
“庄县伯,你此言何意?
莫非是要否定我儒家经典不成?”
庄舟摆了摆手道:
“孔先生,你又误会我了。
我并非要否定儒家经典,而是认为,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便是因为它们能够跨越时空,为后世人提供智慧和启示。
但是,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古籍的解读上,这是书呆子所为。
而是更要将古籍经典中的思想精髓与当下现实世界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出其价值。
这不才是治经典真正的意义吗?”
孔颖达闻言,不禁陷入了沉思。
他不得不承认,庄舟的话虽然有些离经叛道,但却也并非没有道理。
经典的确是为后人提供智慧和启示的。
但如果只是死板地解读,而不与现实世界相结合,那么这些经典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这显然对孔颖达有了一番思想冲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