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章四水老家(1 / 2)

加入书签

此次秦家矿山一行让沈慈心清楚的知晓,她想要做瓷矿的改革,最重要的还是要有自己的矿上,从前沈家不敢想,现在沈慈心却在心里中暗暗立誓一定要自己的矿。

正好,借着这次回四水老家的机会,却看看那儿的矿石。

是的,沈家的老家四水,是有矿石的。

这也是沈家发家之因,最开始沈家的老祖只是在四水烧一些陶器,靠烧陶卖陶,积攒了些家财,最后才搬到瓷木镇上。那个时候瓷木镇还不是如今的瓷木镇,不过是普普通通的镇子,只有几家瓷商,更多的还是草木商人。

后来是发现镇子的周围有矿石,才会越聚越多的瓷商,变成了如今以瓷为主的镇子。

这次回四水老家,除了要送沈兰心回去,沈慈心还把沈安平一块打包带上了,他这个做爹的伙同外人要谋害她这个女儿,本该就有惩罚。只是之前沈拴全一直狠不下心来,听了沈慈心对沈兰心的处罚,生出了灵感,决定把长子也送到乡下去挖土去。

对此,沈慈心十分赞同,“到了四水老家,爹不仅没地方喝那么多酒,还能通过挖土强身健体!”

这么一说,沈拴全觉得更妙了。

而林薇君不放心夫君和女儿,也想跟着去,沈柔心知道自然也要跟着。沈慈心干脆提议,让全家人一起回老家看看,所以这次回四水就成了浩浩荡荡的一大家子人。

为了能装下这么多人,沈家便跟车马行租了两辆马。

四水老家离瓷木镇百来里路,清晨出发,过了晌午才进了村,沈家在四水有老宅,平日里都交给沈拴全的妹妹,嫁在本村的沈金瑞打理。

前几日沈金瑞便收到了口信,说沈家要回来人,她倒是提前让人去打扫屋子了,却没想到是回来了这么多人,除了逢年过节,沈家还没有这么多人一起回家的时候,看见这么多人来,沈金瑞还以为沈家出了什么事情,杵着拐杖急着就上前。

第一个下来的便是沈慈心,见姑祖母焦急的神色,她连忙回身将祖父扶下马车,两兄妹两凑在一起低声交流,主要还是沈拴全解释回来的缘由。

“安平,这孩子啊,越发不长进了。”沈金瑞叹息一声,这孩子小的时候,她还去帮着照顾过一段时日,小时候倒是聪明伶俐并皆知礼节。

还有一个糊涂的孙女,跟着她爹发糊涂。

沈金瑞十分怜惜的抓着沈慈心的手,道,“让你受委屈了孩子。”

“姑祖母言重了。”沈慈心宽慰老人家。

在沈金瑞家中吃过午饭,沈家一家子才回到自家老杂安顿下来,等歇过晌午,天气也凉快下来,沈慈心见沈拴全醒来,便提出要去从前的矿洞看看。

“那矿洞早就没矿石了。几个矿洞本来就浅浅的一层可用的矿石,早些年就让人挖完了。你给兰心定的目标,我看她是没那么轻易能完成了!”沈拴全给沈慈心解释道。

沈慈心是从原身的记忆里知道四水有矿洞的,但具体的情况她并不知晓,当初给沈兰心定这个目标也是凭记忆说的,如果矿洞已经枯竭到这种程度,她也会酌情更改目标。

“祖父,咱们先去看看,不如把兰心也带上,毕竟日后可是她干活的地方。”沈慈心难得开玩笑。

沈拴全拍拍孙女的手腕,笑着道,“你净顽皮。”

沈兰心十分抗拒,也只能无奈跟上,不愿意留在这儿采矿,她就得回余音观,余音观那种地方,她去过一次就不想再去第二次了。

再加上听到消息非要跟着一块儿去的沈兰心和沈添勇,还有几个奴仆,一行十几个人穿过村子十分显眼,村民们见到他们纷纷瞩目。

很快人便认出了沈拴全,沈拴全这些年因为年纪大了支撑生意又不容易,倒是很少亲自回来,一般都是让沈安平回来的,但他自小就在这儿长大,村里能认出他的人还是不少。

沈慈心观察村中的房屋和村民,发觉这个村子比渝水村还是好上不少的,起码村民面貌不是面黄肌瘦,衣服不是贴满补丁,房屋有些甚至还是青瓦房。

“大家的日子过的还不如从前拉!”穿过村子,往山脚走去,沈拴全却深深叹息道。

沈慈心莫名,问道,“我观大家伙的日子倒看着比渝水村好些。”

渝水村的穷是沈慈心到现在都忘不了的,牛望梅的胭脂铺子开了,要收购村里的蔷薇,村里的人都觉得是天降大饼,不敢多要钱,只要给采摘的工钱,就能免费给蔷薇花。

沈慈心当时听说,马上就让春琴与他们约好价格,免得他们只做这一次的生意不好好爱护蔷薇。穷的只能看见眼前的一点点利,这便是渝水村。

“慈儿,你不懂,从前咱们四水村可是同安县里都有名的富裕村,咱们村里有陶土,家家都能制陶卖陶。可后来,陶土矿没了矿,又加之连年征战,这村里便越来越不行了。咱们家要不是你老祖有决断,搬到了瓷木镇上,现在想来也只能吃老本,过苦日子了。”提起从前四水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