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运筹帷幄(1 / 3)
陈长生听完幕僚们的意见之后,幽幽的看着他们。
因为他的脑子里已经产生了一个新的计划。
拿下武关,将关中地区完整的切割下来当然好。
但天有不测风云,现在刘伯当在武关出了岔子,被王平挡住。作为一个领袖,不是大发雷霆去追谁的责任,而是要审时度势,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至于追责,那要放在后面。
关中地区是块肥肉啊。自己的大妹夫绝不可能轻易放弃。武关还在大梁国的手里,关中的四门并没关闭,所以亓无忌一定会不遗余力的来夺回关中地区。
自己不是一直想找开战的机会,并消耗大梁吗?
关中大渠将大梁的经济拖垮了,现在陈长生要在关中把大梁的军力也拖垮!
“传令刘伯当部,不许争强好胜,应采取围点打援的战略,利用武关吸引大梁军来援,并在武关与周边地区,予以消灭之!”陈长生在战报上批奏道。
咦,这倒也是个办法啊!
幕僚大臣们都为陈长生的雄才伟略和高瞻远瞩所折服。
当然,这可能不包括李牧。可能是他也想到了,但却没敢说。或者知道陈长生一定会这样做,所以故意让领导做决定,拍领导的马屁。
这并没有错。
如果你李牧太聪明了,也就显不出陈长生的英明,这是很危险的一个事情。
李牧之所以能从一个小吏做到今天这个位置,除了有胆有识,会打仗会搞经济之外,对深
通人性的弱点并拿捏把握住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当刘伯当接到陈长生的批复后,心里啥想法?当然是好好干啊!
不过,他心里还有个疑惑,围点打援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大梁会不惜一切代价来抢关中地区,可大梁国君亓无忌会上当吗?
这一点,他就不如陈长生了。
陈长生太了解亓无忌了。这个人虽然是一国之君,但心眼儿有点小,而且还小家子气。否则,自己也不会单干。
关中地区原来是大梁国都,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情况就不用说了,单是大梁在关中修渠投入了近两千万两银子,亓无忌就不会轻易放弃这块地方。
当然,陈长生也不可能让刘伯当部单独完成这项任务。
毕竟,陇西军只有三万多人,这些人不仅要堵住从武关出来的敌军,还要分出一部分去接收关东诸郡县并维持当地的秩序。
所以,陈长生开始思考着如何能在不惊动大梁的基础上,悄悄调遣军队来打援军。
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马涛。
马涛可谓陈长生的死忠粉,又是陈长生一手调教出来的将领。此时马涛正作为西羌地区的军区司令,守卫着原西王母国的疆土。
西王母国并入大梁帝国之后,疆域又向南扩大了不少,势力范围由原来的祁连山南麓一带,已经到了青藏高原的边缘,基本上囊括了整个青海,甘肃一部和川西一部的大片土地。
但西王母国因为大多数
地区都地处高原,所以地广人稀,经济很不发达。
但借力于大凉帝国的技术和财政方面的援助,西王母国无论从经济,人口和军事实力上已经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
西羌的羌人和其他各族人的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近三百万。在原西王母国的国都“瑶池”,现在已经成了一个人口二十多万的大都会。
无论粮食种植和畜牧业生产也都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
作为羌地的精神领袖,卓娅依旧称西王母,但其实她只是宗教领袖,至于政治和军事方面的事情,全都有大凉帝国统一管辖。
像邢亮、赵明亮等其他将领被布置在东方地区,向北威慑挟制原匈奴控制的游牧民族地区,向南,则威慑大梁的军事重镇大同,马涛的西羌军也主要是控制羌人戎人部落。在他的率领下,西羌军平定了原来不服西王母卓娅的大大小小五百余部落,为西羌地区的安定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只是,因为最近两年大凉帝国国势甚旺,俨然已经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强国,羌人也一直称大凉汉人居住区为“天国”。对大凉皇帝陈长生很信仰,对大凉中心统治区很向往,大凉驻军的强悍他们又深有体会,所以西羌地区的形势一直很稳定,没什么仗可打,所以马涛也有些待不住了。他也是个好战分子,你让他安心在将军府里享福,他待不住。
每天里除了处理军
务,大多数时间都是带着亲兵卫队纵马驰奔,找过去的感觉。没事还弄些军事演习,假装平叛来消磨时间。
马涛的情况陈长生也掌握的清清楚楚。
他知道马涛是想念自己,想念中原汉地的生活了。不过这也没办法,谁叫你马涛在西羌干得好,人又混得熟呢?在没有找到合适人选之前,你马涛还得继续替朕守卫西南边疆。
但陈长生并没有就此忘了这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