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八十八章 捉襟掣肘(1 / 2)

加入书签

刘伯当这次带人来,并没有想到武关会有像样的抵抗,所以轻装简从,只带了几门重炮和十几门小炮。

既然武关守将王平不肯投降,刘伯当当然就要动硬的了。

当即,几门重炮一字排开,开始向武关轰击。

武关不愧是一座易守难攻之地,城高墙厚,而且经王平率人加固,更是难打。

刘伯当轰了一小天,带来的炮弹都打得差不多了,不但没轰破武关的城墙,对方还在城关上插满旗帜,大声呐喊要抓叛贼。

把刘伯当气得哭笑不得。

“王平竟敢辱骂将军,待我领敢死队上去攻城!”刘伯当手下的偏将不干了。当即要领人强攻。

“算了,他再骂我,我也少不了一块肉。你们现在带人上去,反倒中了他的激将法了。”刘伯当把手一挥,命令大军驻扎下来。

然后向后方调集所有重炮,准备先把对方的士气轰没了,然后再进攻。

向刘伯当这样的高级将领,虽然当时没有什么黄埔军校之类的培训基地,但陈长生也是总给他们上思想课的。

否则,他们一个个都拥兵数万,称霸一方,杨文远哪里放心得下。

再好的朋友,在利益面前都不可靠。

所以要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让他们不仅忠于他本人——大凉皇帝。还要忠于自己的理想。

这就是陈长生的过人之处。

你们跟我干为了啥?为了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对。这也没错。但不彻底。

其实你们心里都有个想法,就是让归附我大凉的老百姓们不再受苦受剥削受压迫。以后见了我们,都像见了亲人一样,诶,一想到这个,你们就会很有成就感了。

陈长生不仅在朝堂上讲,聚餐场合说,就连写信,也都提醒自己手下的高级官僚和各大将领们。

我陈长生不怕你们造我的反,因为啥,论打仗,你们可能比我能打。但论人心,你们谁也比不了我。大凉百姓千万,不说百分之百吧,至少百分之八十,是受过我的好处的。

所以,你们要造我的反。老百姓都不干,当兵的都不会跟着你们一起走。

但我希望你们能把“为百姓服务!”这五个字儿挂在嘴边,记在心上。

如果你们能做到这一点,能得到当地百姓的拥护,我就算想动你们,我也得想一想。

陈长生有次喝酒喝多了,半开玩笑的对手下的幕僚和大将们说。

幕僚们和将官们都纷纷说不敢,不敢。咱哪儿敢跟皇帝比啊!

但其实心里都有了个强烈的印象。

那就是,凡是对老百姓好的事儿,咱们得多干一点儿,这样皇帝不会找咱们麻烦。就算咱们干错了工作,看在老百姓的面子上,皇帝也能罪减三等。

刘伯当也是被这样熏陶过来的。

所以,王平骂他叛徒,降将之类的话,他虽然心里有些难受,但过后根本不放在心上。反正他觉得,拿下关中,对关中上百万百姓有极大的好

处。是践行“为百姓服务!”的实际行动。

作为有理想有文化有信仰有抱负的四有新人,刘伯当不说以天下为己任,但也是时时处处为手下将士和当地百姓着想。

现在王平心气儿正旺,要是强攻,那得损失多少手下?

既然咱有大炮,那就调过来轰呗。把城墙轰塌了,把守城的人都炸没了,看王平还咋叭叭?

但这样一来,刘伯当一周之内拿下武关的想法就落空了。

因为重炮调遣可不只是拿马车把大炮拽过来就行。还得有炮弹等后勤运输。

另外,关中虽然大股敌军都跑了,可还有小股被打散的。还要防着他们半路上拦截搞破坏。

这一来二去,没个四五天重炮是运不过来的。

刘伯当的部队只带了一周的粮草,要等四五天重炮运来,就只剩两天的口粮了,如果两天之内打不下武关,那全军可都要饿肚子了。

刘伯当不会这样冒险。

于是他把军需官给叫了过来。

“咱们后勤补给这一块也得跟上啊。”

负责军需的官立即拱手报告说,“将军,粮草已经在催了。只是咱们的军粮在函谷关那一带就给截留了。”

“嗯?怎么回事儿,谁还敢截我陇西军的军粮?”刘伯当一听就急了。

“咳咳,将军息怒。这命令还是您自己下的,恐怕您忘了。”军需官急忙解释说。

“我下的命令?”刘伯当一听,这才想起来,当时自己部队受降的大梁民团足有

十几万人,这些人都饿得跟什么似的。而地方上根本也没准备那么多粮食给这些降卒吃。

于是有人给刘伯当建议说,“将军,不行咱们就给他们减一下伙食标准,实在不行就杀一批,这事儿之前的前辈们也不是没干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