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攻心(1 / 2)
众目睽睽之下,两份答案被一前一后递到校委会的评审员手里。
对照着标准答案,几名评审开始小声讨论。
很快,桌前写着评审组长的一位老教授站了起来,他眼神复杂地看了看两位当事人。
“二位最后计算出的桥梁受力参数与标准答案基本一致。。。”
“这。。。这怎么算?”所有人都惊讶道。
他们还没来得及讨论,说话大喘气的教授说出了后面最关键的,“但是,程木同学的计算结果更精确一些。”
“这怎么可能?”
吴教授懵了。
评审组长说结果一致时,他当时就在心里骂了一句:一个模型计算出来的,不一致倒是见了鬼了!
可现在却分出了大小王?
就在他想不通的时候,程木站了起来。
“吴教授,你心里现在肯定很纳闷,为什么同样的模型计算出的结果却不一样。
下面我来给你解释一下。
首先,我跟大家坦白一个事实:你们或许也看到了,我没有下去实际测量大桥模型的基础数据。
原因很简单,这模型我实验过,它的数据都在我的脑子里。
不单单是它,学校289件用于科学实验的高精度模型我都试验过。”
“。。。。。。”
全场鸦雀无声,相关专业的同学们都震惊了,只有他们知道程木刚才那句话的威力。
某些复杂的模型,测量起来非常麻烦,一天一件都需要通宵达旦。
平均下来以一天精确测算2个模型计算,全套下来,半年过去了。
这需要耗费多么大的精力跟毅力啊。。。
“创建数据模型是这样的,它需要各因子之间交叉验证。
数据越多,模型校准得越精确,反之,模型的稳定性就差了很多。”
懂的同学开始给不懂的科普。
电视屏幕里,程木开始继续下面的话。
“下面我来具体解释为什么同一个模型测出来的数据不一致。
吴教授,其实事实很简单,我在做这个模型的时候是冬季。
温度应力势必会影响数据。
现在是夏天,二者自然会有一些细微的误差,这也就是我说的瑕疵。”
吴教授听后也站了起来,“哈哈,谢谢程木同学指出了我这个模型的瑕疵。
你费心了,但我想这并不能直接证明模型是你创建的吧?
你只是这几天反复研究,然后指出了它的不完美之处。
实际上,你还是不能提供直接证据。相反,我却有模型的数据草稿。”
他的话音刚落,所有人都在思考这个验证过程。
“吴教授说的很有道理啊,这好像说明不了什么。”
“这就好比a发明了一台发动机,b将它改良了,这也不能说b就是这台发动机的发明者啊。”
“确实。。。”
“你们先等会,镜头里的程木好像在笑。”
刚才讨论的同学同时抬起头。
直播镜头确实捕捉到了程木的微表情。
“吴教授,这么说。。。你承认模型有瑕疵了?”程木盯着对方问道。
“事实嘛,人无完人,那么人研究出的。。。”
“你在撒谎!”
程木大声喊道!
吴教授的话被打断了,他不明所以地看着程木。
“我前面全都是瞎扯,实际并没有什么冬天、夏天、误差这一说。
之所以会出现误差,那是因为测量的方式不同,你输入的基础数据有误差。
只要你测量得足够准确,你的数据就会无限接近标准答案。
评审老师。。。如果我没猜错,我的答案比标准答案还标准吧?”
程木看向台上的评审。
在他的注视下,刚才负责宣读结果的老教授尴尬地站了起来。
他重新拿出两份报告对比,“没错,吴教授的参数是小数点后4位0072,标准答案是6位007299,而程木同学计算的结果是8位00729927!”
“。。。。。。”
“卧槽,我快被弄糊涂了!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后面那些数字好熟悉啊”
“这不是精细结构常数吗?卧槽,看来这个数据模型不简单啊,难怪他俩会打破头地去抢。”
“不知道,我也有点懵,先听程木怎么说吧。”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程木缓缓走到吴教授跟前。
“你只看重对你有用的地方,对理论描述方面的内容当然不屑一顾。
我赌的就是你对我的论文没有通盘熟读。
我的受力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