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6章 沙比的数量多到数不过来(1 / 3)

加入书签

许秀华多少是带着点癫的。

她的言谈举止之间颇有气度,整体给人的观感也很舒适,是个顶好的商业精英。

但这不影响出身于资金盘的她身上所带有的癫。

然而,这种癫,或者说‘抽象’其实并不奇怪。

很多人的认知里,所谓的成功人士应该是聪明的,不会被这样的骗子忽悠,但鼎益就是靠他们的狗屁‘禅易投资法’玩出了个上千亿的盘子——那可是上千亿!

孙东鑫清楚鼎益是什么玩意儿,但他还是很尊重许秀华,这是他的气度,而这种气度的背后,是他作为浸淫商海几十年的经验。

鼎益或许有问题,有大问题,但鼎益的人绝不是沙比。

可许秀华刚刚所说的话里带着的那种癫到抽象的逻辑却又是真实的——她说的认真极了。

这么癫的人,为什么能成为一个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人士’呢?

核心的逻辑有两个,第一个:富人的财富资源是溢出的,这种溢出的流向不一定全受其控制。

很多在商业领域取得成功的大佬,他们有家人,如兄弟姐妹、父母叔舅,这些人借着家人的成功得到了与其认知不匹配的财富资源。

第二个,财富的积累很多时候和能力无关,拆迁是凭人的能力就能赶上的吗?行业的突然变革是能力能决定的吗?

华国足够大,而这些财富与能力、认知不匹配的人也足够多,所以才造就了一个又一个鼎益这样的资金盘。

而许秀华的癫,在面这些位于财富市场化再分配某一环节的存在时,就成了她的优势。

她刚刚的话听起来可太有迷惑性了——就是成大器,都愣了一秒才反应过来有多荒谬。

对于这样的颠婆,成总这样的正经人接触的不多,所以,他选择选装傻,顶着孙东鑫往上冲。

“投资这种事其实我也不是太懂,我也是按隋老师的指示来的,他才是鼎益菁华真正的决策者。”

言必谈隋是许秀华的社交定式,她先是不咸不淡的暗戳戳吹了下‘禅易投资法’创始人,而后说道。

“山海关一轮估值已经五千万了,我们鼎益是带着诚意来的,隋老师愿意按八千万的估值投,至于份额嘛我们可以出三千二。”

价格报完,许秀华看向孙东鑫,见孙东鑫没有说话的意思,只是静静地抽着烟。

这事儿,有点怪。

山海关一轮融资才没几天,许秀华和老隋商量过,他们的这个诚意绝对是够足的,但孙东鑫好像一点都不动心。

“许总,其实你们鼎益真的看好短视频的话,完全可以自己做个嘛,没必要花这么多钱投山海关,我们现在也只是刚刚起步,哪能值那么多。”

成大器听完报价,已经放下了继续谈的心思,直接想结束谈话了。

鼎益终究是资金盘,这些钱可以拿,他们的出价也不低,但山海关现在缺的不是钱。

烧钱节奏还没开启,按山海关现在的现金流预期,到明年五月份之前山海关都不缺钱。

“哈哈哈,成总,公司千千万,但能像你们山海关一样连续上一周热搜的可没第二家。”

点子扎手,许秀华继续猛攻,她不怕价格高。

山海关的营销能力太顶级了,和鼎益会有很好的互补效果,隋老师和许秀华都认同——从综合收益的角度看,这笔投资是绝不会亏的。

成大器的拒绝虽出乎意料,但,只要孙总愿意松口,事情就好办。

“许总,我考虑的是,山海关刚刚拿到钱,现在正是发展业务的扩张期,您也知道,这种小公司很容易倒闭的。

您是我的朋友,投资的事,过几个月再说吧,到时候如果山海关亏的厉害,你们鼎益菁华的损失也能少点。”

孙东鑫这话说的,体面到不能再体面。

洋洋洒洒一大段,字面意思那叫一个情深意切,内里就一句话:山海关以后可能会更值钱,现在还不是融资的时候。

听懂这些话的许秀华只能摇头苦笑,真可谓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鼎益菁华的团队就这么白跑一趟了。

神婆带着团队离开了,成大器的办公室里,哥俩也方便说些心里话。

“孙哥,这人怎么找到你的?”成总问的很有意思。

他不是太确定许秀华以及鼎益和孙东鑫是不是有什么其他的联系。

“闻着味儿过来的呗,你们最近上热搜次数太多了,我带她过来看看,也是想知道其他对山海关感兴趣的人是怎么想的。”

孙东鑫就是想听个报价,虽然一千五百个对他来说只是小意思,但终究是一笔投资。

如果有其他的资方认可山海关的价值,那就说明,他的这笔因成大器这个人而投的投资不是那么亏。

“您觉得八千万还低了?”成大器笑着问道。

果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