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4章 马场(一)(1 / 2)

加入书签

隔日,姜韶华领着众臣去了比阳马场。

比阳县城里的耕田只占了不到一半,大片土地被圈起做了马场。这二十多年间,马场陆陆续续地修整,进了马场,一眼看去是无边无际的草场,还有高矮不等品种不一的良马。数十名马奴在一旁照看小马驹。

这样的盛景,令人震撼。

一众亲卫,眼都快放光了。

便连宋渊,也是精神一振,难得主动张口笑道:“打眼一看,还以为到了关外草原。”

孟大山也惊叹不已:“末将上一次来,还是五年前随王爷来巡马场的时候。几年没来,马场里的骏马更多了。”

至于陈瑾瑜,早已目眩神迷,眼睛都快不够用了。

姜韶华轻笑一声:“马场有这等规模气候,马县令功不可没。”

一句话,便令马舍人挺直了腰杆。

马家暗中揽财是事实。不过,马家人开马场养马半点没含糊过。一匹马自出世到养成,约莫要耗费三到五年之功。比阳马场每年能有五百匹左右长成的优良战马送入军营,这个数字足以令马家自傲。

姜韶华笑着转头问道:“马舍人,现在马场里一共有多少马?”

马耀宗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地答道:“马场里每年都有八九百匹小马驹出生,养个四五年,便能当用了。个小力弱的马,会被卖外别处,力壮的骏马才会送去王府。具体数字无法算清,大概数字是有的,约莫在四千匹马左右。”

真实的数字,当然会再多一些。

不过,姜韶华深谙水清无鱼的道理。马家人每年能养出五百匹优良战马,就是大功一件。其余都是细枝末节。

“本郡主准备扩充亲卫营,”姜韶华笑道:“从今年起,养马的规模得再大一些。”

马耀宗略有些为难,低声道:“不瞒郡主,养马需要草场和草料,以马场现在的规模,能养四千匹马已经是极限。想再多养马,首先就要扩充马场。比阳的百姓,耕田已经比别的县城少了一半,再占耕田,只怕百姓们会义愤闹事。”

姜韶华早有思虑,不疾不徐地说道:“比阳县的田赋是其余县百姓的一半,以后要扩充马场,便不收田税了。还要根据每一家人口多少,贴补一些粮食。不论如何,要保证百姓们有衣可穿有粮裹腹。”

马耀宗头皮有些发麻。

不收田税,贴补粮食。郡主说笑间提出的两桩,都不是小事。到最后,十之八九又要马家割肉放血……

只是,祖父有过交代,不管郡主说什么,一律先应下。

马耀宗不得不硬着头皮应了一声是。

“你不必紧张。”姜韶华看着马舍人有些僵硬的表情,不由得失笑:“这么一桩大事,本郡主不会一言而决,等回去之后召你祖父前来商议。得商定出具体的策略和办法来。也不会都要马家或牙行来割肉贴补,马舍人且放宽心。”

马耀宗尴尬极了,呵呵陪笑。

说到底,他也只是个十五岁的少年郎,平日跟在祖父身边当差跑腿办事,人人敬着捧着,事事顺当。何曾有过眼下这般尴尬光景。

陈瑾瑜看在眼里,颇觉好笑,随手递了一个干净的帕子过去:“马舍人满头都是汗,擦一擦吧!”

马耀宗红着脸道谢,接了帕子舍不得用,用袖子抹了汗,将那一方绣着几片翠绿竹叶的帕子收了起来。

陈瑾瑜没有多想,转头对姜韶华笑道:“郡主,我们走近去瞧瞧。”

姜韶华欣然点头,领着众人上前,仔细地一匹一匹看过去。有一匹淘气的白色小马驹跑过来,这马驹只到姜韶华腰腹处,一双湿漉漉的大眼可爱极了。

姜韶华笑眯眯地摸了摸小马驹。

一旁的马奴,忙捧了一把新鲜的草料来。陈瑾瑜立刻上前,接了草料,送至郡主手中。姜韶华以草料逗弄小马驹,不时轻笑。

陈卓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心想孙女总算是开窍了。也不枉他一番费心调教。

秦虎孟三宝等亲卫,看着骏马早就眼馋了。他们两个头靠着头嘀咕几句,然后秦虎壮着胆子上前:“郡主,这里这么多好马,不如郡主挑一匹,骑上转一圈。”

姜韶华笑着瞥秦虎一眼:“是你们见了好马心痒难耐了吧!”

秦虎咧嘴一笑,搓了搓手:“郡主英明!”

孟大山笑着瞪了过来:“是不是三宝怂恿你来的?混账小子,在郡主面前焉能放肆!”

“孟叔别恼。”姜韶华笑道:“既是来了马场,骑马转一圈也是应有之义。我本来也是这么打算的。”

孟大山有些无奈:“郡主也别太惯着他们了。这些日子臣一直随郡主左右,算是看出来了,别的亲兵都还规矩本分,就秦虎和孟三宝两个胆子大脸皮厚。”

姜韶华笑吟吟的接过话茬:“他们这样就很好。”

孟大山脸上无奈,心里其实十分高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