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0135、偷运粮草(1 / 2)

加入书签

三千多人的小分队集结后向临漳城的南郊行进,苏碧菡知道此时的临漳城一定被后凉军围得水泄不通,他们无法面对呼延况的五十万大军。他们寥寥数人只能去南郊的军营,他们要在各地征集粮草,想尽一切办法将粮草运往临漳城。只要粮草供足临漳城就不能被呼延况攻破。

出发前,苏碧菡与秦江月作了商议,两千人的队伍去与后凉军死拼,不异于飞蛾扑火,他们能做的是往临漳城运粮草。

苏碧菡将三千人的小分队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去南部莲花山砍柴割荒草,一部份去农家收集粮食。他们告诉那些农夫后夏已经没有了退路,临漳城危在旦夕。如此危难时刻,只要后夏的百姓团结一致共同对敌,不愁敌兵不退。国难当头,南郊的百姓纷纷拿出粮食支援前方的战士。

苏碧菡与秦江月非常受感动,他们一分不差地付足粮款。苏碧菡告诉那些爱国的农夫,只要他们手里还有钱付得起钱款一定不会亏待他们。

啸林的购粮款一部份是啸林劫回的军饷,一部份是偷袭长安时的战利品。早些时候,秦江月已经将长安得来的财宝换作了银子。短期内,他们还付得起粮款。

临漳也是有地下通道的,这条通道就是从南郊的军营一直通向临漳城的南门,大约二十多里地。

“感谢我父”,刚到军营苏碧菡十指紧扣,向南叩拜,她觉得若没有他的父亲辛苦营造南郊通向临漳城的二十里地下道,今日无论如何都无法挽救危难的后夏。她拭去眼中的泪,悲情地说,“感谢我父精忠报国,为后夏立下不朽功绩。”

苏碧菡将购来的粮食与百姓们捐助的柴草源源不断地从军营的地下道送到临漳城。

第一批送粮草的队伍中有常胜,苏碧菡特别嘱咐他一定要问清谁在领兵守临漳城?到了临漳城南门常胜与临漳城的守军联络上,马上就问守城将领是何人?

守城人回答:“岳阳。”

“岳阳?真的是岳阳?”常胜十分惊喜,国难当头,岳阳挺身而出,真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难怪元将军让我们学岳阳,岳阳真是后夏的顶梁柱!

得到常胜的汇报,知临漳守将真的是岳阳苏碧菡喜极而泣,她哽咽道,“我就知道,后夏还能顽强抵抗后凉的人只有岳阳。谁有那个胆量敢在大兵压境时独守孤城?换一个人,那个人早就在晋阳失守,皇帝逃走的情况下投降了。”

很快,啸林的弟兄们都知道临漳城的守将是岳阳,他们欢欣鼓舞士气大增。为了啸林的集体荣誉,为了后夏最后一块地盘地他们就是流尽最后一滴血也要与呼延况拼到底。

围困临漳五天后,呼延况城下喊话:“岳阳!赶快下来应战!不然,等大军攻进城内,你死无葬身之地。”

呼延况喊过之后,城上毫无反应,后夏的士兵仍像以前那样手执盾牌目光炯炯一动不动的盯向前方。

呼延况实在不明白,一个年轻轻的守将为何这么沉稳既有胆略又有底气?看不出他一点点的惊慌?他还不明白战前他们的探马为什么没有查到军营里有岳阳的人?难怪有人说后夏是人才辈出的国家。

没办法,呼延况举行了第三次攻城,呼延况憋了一肚子火,命士兵用云梯登城,用攻城车撞击城门,未登城的士兵则弓弩齐发形成密布的雨箭。很长的时间,战鼓齐鸣,号角声不断。

城上的后夏兵拼力抵挡如雨的飞箭,他们在箭雨中击退敌方的云梯,用滚木和雷石攻击即将占领城墙的后凉兵。

敌我双方不断地放箭,密集得如急骤的暴雨。

岳阳站在城楼上,指挥城上士兵拼力抵抗。他的坚定和沉稳极大地鼓舞了士兵的势气,战士们都争先恐后地奋勇杀敌。

城上向下射,城上向上射,时间久了,后凉兵显出疲惫之色。城上后夏军沉着不乱,齐心协力打退敌军的一次次进攻。

临近中午,呼延况决定收兵。

看到疲乏的士兵,再看看不慌不忙的后夏守军,他不知道他还能不能攻破临漳城?

“真他娘的丧气!”呼延况气得直骂,真没想到还有这么不怕打的将军和士兵。真是骑虎难下,马上就要到嘴的肉也不能这么轻易地放弃了呀!他将五十万大军分成十个组,轮班围困城内守军。城内一个乌鸦都飞不出来,他就不信,一个青巴楞子还能挺几天?

围你就围,岳阳还真不怕后凉兵的轮番围城,只是呼延况哪里知道临漳城的地下道一分一秒都没有停止运粮草。再过几天,就看你那五十万大军吃啥喝啥?

岳阳率领后夏兵坚守城池,一次都没有与后凉的大军交手。开始后凉兵很有势气想一气攻下临漳城,但他们在攻破晋阳后,再也没人与他们交战。后夏兵龟守在临漳城内,无论后凉兵怎样叫阵都不回应。时间久了,他们丧失了锐气。

按呼延况的算法,岳阳至多挺过二十天,在弹尽粮绝的时候,他就会乖乖地举旗投降。他掐日算计着他的好事,等待他的一统大梦。可惜,二十天过去了,岳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