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0124、走进吕家(1 / 2)

加入书签

初来乍到,对驭虎山庄不是那么了解,岳阳不准备久留,所以,他直击命题:“大娘,吕进的儿子叫什么名?”

“吕斌。”

“啊,他离你们有多远啊?”

“不远,”老妇人被三个商贩的热情感动,没有多想什么,直接告诉了吕斌的住处,他指着窗外对面的那趟房说,“中间低矮的两间小房就是吕斌的住处。”

岳阳他们看时,发现那两间低矮的小茅房真的是低的不行,低于旁边的房子大约一米。

“那么低啊!”

“他们的房子被罚没了,没了住处,正好这两间是一对无儿无女的老夫妻留下来的就给了他们。”

“啊,真的挺困难。”

又寒暄了几句,岳阳向老妇人辞别,说他过不了几天就会将货物带过来。

老妇人听了很受感动,真诚地说:“你们来吧,那些东西有人买的。”

苏碧菡等三人离开老妇人的家之后,准备到对面的吕斌家。他们要向吕斌的家人兜售他们剩下的凳子、箩筐和簸箕。

走近吕斌的住处,岳阳大声地喊了起来:“卖箩筐罗!卖萝筐罗!簸箕萝筐大凳子!”

在低矮的小茅草屋的院门前,岳阳在一棵老槐树底下坐了下来。这时,岳阳又举着手鼓掐着节奏摇了起来,“出动,出动,出出动”。

可能是很少有货郎到驭虎山庄,听到叫卖声,吕进的夫人从院子里走了出来。

出了院门她看到三个商贩在他们的院门前坐着,又看了看他们手中的货物问,“簸箕多钱一个?”

“大娘,簸箕与箩筐加一起一文钱。”

“两个一文钱啊?”

“是的!”

看样子,吕夫人对价格还算满意,但是囊中羞涩,只是愣愣地站着,没有说买。

“大娘,这几个凳子你留下吧!你给一文钱就行,另外我们再赠给你一个簸箕。”

“啊,”吕夫人很吃惊,这可是四个凳子啊!怎么说它们也得值两文钱吧?另外还要搭一个簸箕,她不明白这三个商贩为何要将凳子这么低价地卖给她?她疑惑地望着他们三个人的脸,想从他们的脸上找到答案。这三个人一个是老翁,两个是年青人,与她对话的年令更小,还像个娃娃。怎么看都不像是骗子。寻思了一会儿,她说话了,“我要了!”

“好!我们给你搬进去!”

侯长海与苏碧菡两人每人拎着两个凳子,岳阳则拿着一个簸箕走进了吕家的小院。

走进低矮的茅草房,三个人都觉得一股凉气袭身。

太凉快了,比外面阴暗得多。苏碧菡的第一反应便是这个小茅屋实在是太下沉了,低于外面的街道有一米深,犹如下到一个井里。

在那个既是客室又是卧室的房内,岳阳看到屋内只有一个颜色斑驳的方桌和两个黑呼呼脏兮兮的小方凳,方凳榫卯已经脱位,用粗绳捆着,矮矮的炕上有两双破棉被两个破枕头。这个房间给人的感觉就是只有遮风挡雨份,无温暖可言。

想到吕进的结局,再看看眼前凄凉的景像,岳阳很是感触:一个人无论你做什么都无所谓,只要你不损坏国家和百姓的利益,就能平平淡淡地过日子。现在,这哪里是个家呀?名副其实的贫民窟。

这时,吕夫人掏出一文钱颤颤巍巍地递到岳阳的手中:“货郎子,谢了!”

“嗨!谢什么?”岳阳笑了笑,“互惠互利嘛!”

“你这个乖伢子可真会说话,”吕夫人灰黄的脸上浮出一丝笑意,“不知道你们还会不会来?”

“会的!”岳阳一听此话乐得合不上嘴,“下次我们带的货比这次还要多,下次我们带着马车来。”

“锅盖坏了,想买一个锅盖。我们这里买点啥都得到二十里地远的龙门村,那里初一十五有集市。

“啊,”吕夫人这么一介绍,岳阳知驭虎山庄的人买点啥东西真的不容易,不但货郎很少来,就是自己去买也得跑二十里的路。他马上爽快地说,“夫人要是缺什么少什么,尽可支应,大侄子我下次一定会为你带来。”

听这话,岳阳可真是一个善良的货郎子,吕夫人很感动,她客气地说:“大侄儿子不必叫我什么夫人不夫人的,我哪里是什么夫人啊?我现在吃完上顿没下顿。”说完此话,吕夫人眼中流出了眼泪。

吕夫人的话很凄凉也很亲近,她不叫岳阳是货郎子,而是大侄子,这说明她对岳阳很有好感。

“大娘,我不知道你家里这么窘迫,若知道你生活这么凄苦,我不能要你那么多的钱。现在,我把这一文钱退给你吧,那东西就等于我送给你的!”说完,岳阳就将一文钱还给了吕夫人。

“那可不行!”吕夫人忙推岳阳的手,不肯接受。两年多的时间里,她就没见过像岳阳这样的善人。自吕进入狱后,村里的人都爱搭不理的,有的甚至还冷言冷语,什么“穷不扎根,富不长苗,千万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