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章 诗会结束(1 / 2)

加入书签

安向明感觉到好像有什么东西狠狠击中了自己的心一样,先是心跳几乎停滞,然后便变得更加的剧烈。

他低下头不敢去看,只觉得耳边那些聒噪的声音好像都消失了,眼前只剩下这两枝少年所赠的梅花清香扑鼻。

周围的人看见有人送给这个书生梅花,刚想要出声嘲讽这人不通诗文,审美欠佳,一看送出梅花之人竟是萧丞相府里的,一下子都不见出声了。

这还没完,安向明这边刚收到萧归赠送的,又有两位侍者也分别送来一支梅花。

一个来自跟萧归一起来的朔风,另一支则是来自于本次诗会的举办者季宴白。

这一下子可是把整场的目光都吸引过来了,本来那些儒生因为嫉妒安向明的才华而出言嘲讽在他们眼中不过是宴会中的一件小插曲。

但现在诗会里几位可以说身份最尊贵的人都向安向明释放出看好之意后,事情就变得不一样了。

那些先前未参与之人开始纷纷夸赞起安向明的诗作的心怀民生,承载大义,梅花支是不要钱一样的往安向明那里送。

而之前那些出言嘲讽之人现在则是面色惶恐,不敢再出一言。

安向明对于这一时之间的转变有些不知所措,他看向后来赠与自己梅花支的两位大人看去,发现他们都在盯着萧归看,心中顿时了然。

两位大人送他梅花只不过是做个顺水人情,根本上还是向萧归释放善意。

萧归送出两支梅花之后也没有再去关注,对于之后发生的情况他也没有多惊讶。

本来就应该是这样才对,得到他关注赏识的人就应当被其余人羡慕,这是他赐予别人的恩典。

看着侍者又送来了一大束的梅花,萧归微微皱眉,向着上首望去,便看见季宴白对他举着酒杯遥遥示意。

“殿下吩咐了,让公子您务必在诗会上玩的开心。”

季宴白身边的侍者恭敬的对着萧归说道。

萧归则是眉眼淡淡的回应着,“知道了,梅花放在旁边就是了。”

桌子上还放着各种吃食,那么大一捧梅花实在是太占地方了,影响他享受美食了。

桓王坐在距离季宴白最近的位置上,将两人之间的互动尽收眼底,心中对自己这位素来颇有谋算的侄子此举有些疑惑不解。

“为何对萧府的人那么讨好,难不成要和萧丞相合作?不对,绝无这种可能。”

桓王看着面色如常喝着酒丝毫看不出心里所想的季宴白,一个有些大胆的猜测浮现在他的脑海里。

难不成就算是此子确实美的惊为天人,季宴白也不至于被美色所动啊。

他有心想要追问,却生怕问出什么不该听到的,只好强行让自己闭嘴。

只是看着在季宴白的有意纵容下将整个宴会的主场让给了那个一身矜贵的少年。

看清了场上的风向之后,整个诗会也热闹起来了,后来甚至有文士大胆到以称赞萧归的美貌为主题作诗。

言辞肉麻浮夸,听的萧归一身恶寒,差点没忍住就要让观书将他扔去喂鱼。

终于在漫长又漫长的时间过去后,诗会终于迎来了结束,萧归为了打发无聊边看边吃,连平日里严格控制饮食的他都吃到了快要九分饱。

安向明以微弱的优势战胜另外一位京城颇有名气的大儒之徒,成为了本次诗会的魁首。

相信过了今日,安向明的名字会出现在很多人的视野里。

毫不夸张的说,有了这一次的出名,安向明未来的路都要好走许多。

不出所料,诗会上有些人被侍卫通知留了下来,有的是早有预料,显然是早就投靠在三皇子派系里的老人。

有的呢则是满脸激动,这些显然就是被三皇子看中觉得能够在府里效力的幸运儿了。

萧归和这些或激动或平淡的人都不一样,他感觉到有些不满。

实在是不理解为什么季宴白能把这种充满暗箱操作的封建形式主义进行的那么长时间的。

朔风想要和萧归一起留下来,但侍卫却告知他三皇子殿下只让留了萧归一人,稍后他们也会将萧归平安的送回府中,就请朔风小将军先行离开。

朔风虽说满脸不情愿,但在萧归的劝说下还是没有下了季宴白的面子,转身离开了。

萧归跟随着侍者来到一处偏殿,桌子上摆着的都是方才萧归在宴会上或多或少表现出偏向的食物,可见季宴白是用了心的。

“大人您在此稍等,三殿下在前殿安排完事情就来招待贵客您。”

在带路之时又有一位侍者递给了萧归一块玉佩,说是安向明送给他的。

那玉洁白无瑕,质地温润,一看就不是凡品,相比对相对来说比较清贫的安向明来说也是十分贵重之物了。

萧归倒是没有客气的收下了,他向来是无愧于收下任何礼物的,因为自信于有偿还的资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