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凤旗漫卷,大势已变(4 / 4)
力,遇到不英明的皇帝,英侯洛氏恐怕就此失势也说不准,甚至汉国被灭后,英侯洛氏一脉就此衰落。
洛原淡淡笑道:“英侯洛氏,早就拼尽一切了,为了支援宣烈皇帝,以及当年家族北迁,现在的英侯洛氏,些许金银皆是皇室赐下,可谓是家无余财,除此之外,有英侯食邑四千户,并不产出什么东西,没什么值得重视的,至于家族兴衰,到了现在这个时候,我已不在意,人不应当为了活着而活着。”
洛呈之不再说话,只是默默点头,洛原掀起车帘,将手中牙牌交予禁卫,而后便直接通行入宫中,在最恢宏的那座大殿中,他见到了如今的汉国皇帝刘谌,那是个颇为英武的中年男子,脸上带着风霜侵袭的皱纹,展开的双手上有厚厚的老茧,那是长年习武所导致的,他的目光很是锐利,有股英豪之气,洛呈之一见就感觉是个豪杰。
这是刘谌第一次和凛冬城的主支洛氏相见,粗犷是他的第一印象,在洛呈之的身上,他能感受到那种汹涌的野性,顾盼之间都仿佛要随时拔刀一般,然后便是雄壮,这让刘谌颇为觉得神奇,曾经的洛氏以风流雅致著称,洛氏子虽说皆有一身不俗的武力,但看起来都相当的文质彬彬,但如今的洛氏子仅仅在那里一站,便有雄豪之气,没想到仅仅迁徙到辽东一两代人,就会有这么明显的变化。
刘谌见外客,腰间竟然还佩着剑,他走向洛呈之,而后将佩剑解下来,递给洛呈之,正声道:“朕与大行皇帝不同,大行皇帝不喜武事,朕喜欢,前时,燕国与洛氏同击鲜卑,大行皇帝不愿意参与洛氏会盟,朕愿意,朕绝不使燕国专美于前。
燕国与我大汉之争,朕不会放下,但胡夏之争,乃是天下大道,朕曾读素王所著王道,深知夏夷不两立,王道不偏安之理,愿携尊家、诸国,同讨鲜卑,定诸夏四域!”
刘谌的表态中有多少是因为洛神而言,洛呈之不知道,但他并不在意,只是盯着刘谌道:“陛下,若诸国皆愿意出兵,此番我等将共聚洛阳,于洛水畔誓言,陛下可愿意?”
一听到洛水盟誓,殿中所有人都是一颤,就连刘谌都感觉手中剑一抖,一股从心底升起的恐惧不由自主的充满了他的心,即便是没想过违反誓言,但只要想到司马氏的下场,就忍不住的害怕。
刘谌强行克制住那种恐惧,缓缓说道:“神圣洛水,照耀我夏,自然要在洛水畔盟誓,相约互不背叛,朕自然愿意,只不过,不知以朕之命格,可能承受洛水之誓?”
洛水之誓不是简简单单发的,命格这东西虚无缥缈,通常来说地位越高命格就越强,天资越高命格越强,但这都是说不准的,譬如宣烈帝,他就是大命格之人,就算是在幽州编草鞋,他也能发洛水誓言,但有些人天生就短命,这种人若是发洛水誓言,很可能一命呜呼。
洛呈之心知能够成为皇帝的人,就没有任何一个是命格弱的,刘谌的这个担忧,属实是有些没必要,大概只是因为过于担忧而产生的一些杂思。
“陛下不必担心,司马懿年老尚且未曾因为发下洛水誓而死,陛下春秋鼎盛,又为一国之君,又有没什么值得担忧的呢?”
话说到这里,似乎已经没什么可说的,殿中有数人见到这一幕皆有些唏嘘,当年洛氏派人前来,就连大行皇帝的面都没有见到,被英侯劝走,但是现在呢?
皇帝主动的将洛氏迎进来,甚至都不需要洛氏提出自己的要求就主动的要参加对胡人的征讨。
洛呈之一个人站在这个大殿上,他的身影看着有些独孤,但在众人看来,却仿佛跟着千军万马,他看着不过是个常人,但在众人看来,在天下人看来,他的身后却有一尊现世的神灵,一尊威能无尽的神灵!
眼前的这一幕好似在哪里见过,听过。
似乎在史书上曾经有过这一幕,那是大汉刚刚建国时,那还是高皇帝、韩武穆、昭圣王、洛文王的时代,昭圣王就是这般坐在昭城,然后天下人都不敢发出什么声音。
不敢高声语,恐惊近神人。
这就是当年最真实的写照,这一幕让所有人都有些恍惚,原来史书上所记载的不是太史公牵强附会,而是真实发生过的吗?
吾阅野史及诸国实录,其虽多隐晦,亦可探其根源,洛水誓前,诸国倨也,洛水誓后,诸国恭也,此拙状,诸儿当谨,耻也。——《世说新语·德行》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