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三千年前的体会(2 / 4)
布了那道上谕,你已经没机会了!”
毕学成讪讪道:“你别总扯我,是谁在路上嚷嚷要找蝴蝶姑娘来着?我刚才只是有点担心,会不会影响到我将来的功能……”
叶言行:“根据此地这么多人三千年的实践,应该是不会影响的。师兄啊,你就别再扯这些不正经的了,你没看孟师妹脸都红了吗?”
孟蕙语的确脸红了,低着头甚至有些坐立不安,好像有什么不对劲。丁齐关切道:“小孟,你怎么了?”
孟蕙语颇不好意思地小声道:“我想上洗手间。”
他们住在神祠的后跨院,后跨院中并没有茅房。因为这里平时根本没人住,谁会在没人住的地方修茅房呢?而且在这里的黑夜中,走出屋子去茅房也不方便甚至会有危险。但这里的人考虑得很周到,屋中备好了各种可能会用到的物品,每个人的床帏后都有一件现代都市人很熟悉名称但几乎没有见过的东西——马桶。
丁齐放下手中的书本道:“这部《天国物志》共有九册,你们各取其中两册拿回去看,看完了再交换。今天不要睡太晚了,天亮后再看不迟,避免浪费蜡烛,我先送你们回房间。”
此时天已经黑了,每个人的房间里事先都放好了四根蜡烛,核桃粗细一尺长短,每根都能点很长时间。与外面常见的矿蜡不太不一样,这里的蜡烛呈褐黄色摸起来有油腻感,应该是用树脂以及动物脂肪制作的。
蜡
烛在此地非常珍贵,普通人家平时根本不用,就连油灯都很少点,天黑后就关上门窗睡觉了,他们几人这是享受了天兄的待遇。桌上还放了火镰,以火镰打火其实很不方便,他们也不太会用,还好众人来的时候都带了防风打火机。
丁齐一手拿着蜡烛,一手提着棍子走下了楼,将三名学生送回了他们各自的房间。他站在院中看了会儿黑沉沉的夜空,然后回屋将蜡烛熄灭放下,周围陷入了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他在黑暗中提着棍子又出门下楼了,穿过院落径直走出神祠。
来到前院的时候,旁边的厢房中突然有了动静,黑暗中听见了开门声,东大营元帅肖博知的声音问道:“丁天兄,您夜里也要出去吗?还是在屋里待着比较好,外面会有危险。”
丁齐答道:“不用担心,我只是想在附近走走。”
肖博知:“天兄若想夜间出行,我这就叫人点上火车护送。”
所谓火车,与外面的火车当然不一样,就是上面载着一个陶缸,陶缸中可以点燃火堆的手推车,是此地夜间出行的必备物品之一,而且人们不能离火堆太远。
丁齐摇头道:“不必了,我只是想感受一番当年陶昕圣人穿行黑夜的体会,不会有什么危险的,你睡你的吧,不必管我。”
肖博知:“那要不要披上竹甲?我这就叫人给您拿一副合身的。”
丁齐摆手道:“竹甲也不必了,你既称我为天兄,就应该相信我说的话,我说没事就不会有事。”
天兄的话都这么说了,肖博知也不敢反驳,只得在门前躬身道:“丁天兄一切小心,若有事便随时呼唤我等。”
他们交谈时带着动作和手势,但彼此都是看不见的,因为环境中没有丝毫亮光。说完话肖博知已经把房门关上了,丁齐突然又问了一句:“元帅大人,你一开口就叫出丁天兄。这里看不见,又怎么知道是我?”
肖博知:“丁天兄的脚步声与其他三位天兄不同,感觉也不一样,我自能分辨。”
丁齐推开神祠的大门来到村社中,发现环境并非完全的黑暗,外面还可见微光,而光源来自左右两个方向。
东大营的主社只有五十多户人家,规模并不大,但占的地方却不小,所以每户人家的住所院落都很宽敞。神祠大门朝南,村社中最宽敞的一条道路恰好从其门前穿过,神祠对面有一大片空地,那里是每月两次的“小市”所在地。
村社周围修了一道约四米高、八十厘米宽的围墙,用块石和碎砖垒砌而成。相对于村社的人口规模,这道围墙的工程量相当大,可能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好几代人修成的,其后的岁月中便只需历年维护修补。
围墙有东西两道门,在接近门口的道路中央,各有一个砖砌的四角小亭子。亭子不大只有一米见方,中间放着一个陶盆,陶盆中点着火,下雨天也不会被浇着。火并不大,但在这绝对黑暗中就显得格外醒目了。
木栅大门夜间并不关,在外面很远的地方就能看见发亮的门洞。此地居民假如因为意外在天黑前没有赶回来,野地里也能得到方向指引。丁齐的脚步尽量放得很轻,不想惊扰已经入睡的人们,但他走到东门口的时候,还是把人给惊动了。
围墙内侧有一间屋子,有点像外面世界的大院
传达室,夜间是有人值守的。丁齐还没有走近呢,有人就听见动静从屋里开门出来了,看见是他,赶紧行礼道:“丁天兄,您这是要去哪里?”
值守人员就是负责看火堆的,为了节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