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5章 集市闹事(1 / 2)

加入书签

一说要去大柳村,阿黎就想到小糯宝,嘴角忍不住扬起。

他看了眼国师手中画本,像是想到了什么,忙去翻了箱柜。

挑了一番后,阿黎在一众物件里,选了块最值钱的金镶玉貔貅坠子,颠颠跑过来,挂在穆亦寒腰间。

穆亦寒只瞥了一眼,就忍无可忍地攥了拳。

通体金灿灿的小貔貅。

上面以两颗满翠的碧玉,点缀做眼睛。

虽是富贵逼人,可挂在腰间,未免太暴发户了些。

“你给本座戴这玩意做什么,不伦不类,和你一个品味,土鳖!”穆亦寒嫌弃得不行,牙缝里挤出字来。

阿黎冒着挨骂,也要央求,“求您先戴着吧,就戴这一天行吗,弄不好,今日就能派上用场呢。”

他也是一片苦心啊。

想想看,自家国师整日对着连环画,爱不释手。

今日若是真见到正主,不得备些礼物,去讨孩子欢心吗。

而礼物自是越贵重越好。

阿黎确信,金镶玉的招财貔貅,绝对是男女老少都通吃的好物!

穆亦寒甩了下墨色长袍,懒得再动手拿开,也就由着阿黎了。

出了青青客栈后,二人骑着两匹快马,一路往北。

走了一刻钟左右,前往大柳村的岔路口,就在不远处。

然而这时,前面路口,却有一辆牛车和一辆驴车,碰巧撞翻了彼此。

车上的苹果和干柴都撒了一地,把路堵住了。

“这……”阿黎勒住缰绳,只好停下。

他抻脖子看看,本想试图骑马越过,可实在是行不通。

强行踏过倒也不是做不到,只是会踩伤了地上果子。

看着前面几个农户,一边互相埋怨,一边就跪在地上拼命捡,也怪可怜的。

穆亦寒摇摇头,拉住阿黎,“农人不易,那些果子一时半刻捡不完,换条路吧,可有别的路能走?”

阿黎掏出身上舆图,手指划了两下,就喃喃道,“有的,还有条绕远的路,得路过一个叫张家村的地方,估摸着能多花小半个时辰。”

穆亦寒看了眼天边,时辰还早。

“嗯,既是来得及,那便绕路而行吧。”

随着“驾”的一声,二人这就调转方向,沿着不远处另个路口,朝着张家村的方向去了……

……

张家村的大集上,这会儿正是人挤人的时候。

农田旁边的村路上,摆满了拿苫布占的摊位,小贩们扯着花里胡哨的便宜布料,叫卖个不停。

货郎们挑着廉价的胭脂、水粉,花环玩具,糖葫芦之类的小食,在集市的头尾走来串去。

附近村子里,也就这一个大集,各村儿的村民们自是来了不少。

姜丰年刚一赶到村口,眼看牛车定挤不进去,就停在了不远处的田边。

笑着回头道,“娘,糯宝,咱们到了,等我把牛拴稳了,你们再下去。”

冯氏抱起小糯宝,把她围脖裹好,“老大啊,这集市上人多,待会儿你啥都不用干,就负责抱着你妹妹,可别让哪个拍花子的给她偷了。”

姜丰年弯起眼睛,这就过来接下妹妹。

小糯宝看着前面热闹,小手一伸就咯咯道,“快去前面,咱们买糖葫芦,冬瓜糖!”

“好嘞。”姜丰年掂了掂怀里胖丫,这就大步流星地往前去。

才逛了几步远,小糯宝就结结实实挑了个满怀,什么芝麻糖、柿子饼、羊角蜜的,买得她眼睛亮晶晶。

冯氏跟在后面,一边打量挑着,一边负责当闺女的“钱袋子”。

乡下集市,卖的衣料和首饰、水粉自然都是最低价的,入不了姜家人的眼。

冯氏主要是想来热闹热闹,幺了两斤大肉包后,目光又落在了一旁卖腌菜的摊位上。

“老大,等等,别的不说,但这个咱得买几坛子。”冯氏眼睛亮了,拉住儿子衣服。

姜丰年回头一看,就见身后的小贩,卖的全是腌腊八蒜、腌萝卜干、还有做的臭虾酱什么的。

冯氏看上了那人腌的酸黄瓜,忙掏出二十文钱,买了四坛子。

“这东西好些年没吃了,娘以前没出嫁时,家里的堂姐也就是你们大姨,最会做一手腌酸黄瓜了。”冯氏抱住四个坛子,目光有些飘远,“这东西切成片,夹在馒头片里,可是一绝,比吃肉都开胃。”

只可惜,后来娘家长辈没了后,她们这些姐妹各自嫁了人,离得远,也就不咋来往了。

想着上回吃这酸黄瓜,都是二十年前的事,冯氏感慨之余,眼睛都不由起了些水雾。

小糯宝趴在大哥肩膀头,看出冯氏伤感,忙把小手伸出袖子,去摸冯氏的脸。

“娘,不难受不难受,以后糯宝长大了,给你做酸黄瓜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