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80章交流(1 / 2)

加入书签

“原以为庆州省医疗小组只是因为去年和咱们郑主任的辩论,这才来了咱们医院,没想到庆州省医疗小组竟然只是把咱们医院作为第一站。”

“看上去方彦这是打算带着医疗小组在全国各大医院交流,从而打出医疗小组的名气呀。”

“自古至今,成名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踩人上位,看来方彦就是这个打算了。”

“方彦年纪轻轻,想要尽快成名,只能另辟蹊径,可他哪儿来的自信?”

“就是呀,咱们医院也不是没有名医专家,咱们郑主任也并非是咱们医院水平最高的中医。”

不少人都低声交流着,被方彦的话惊住了。

福州省中医医院也只是福州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经常在医院坐诊的医生,还真不一定就是最牛的,特别是中医方面。

人都说,中医要好,年龄要老,水平要强,胡子要长。

以年龄论医生的水平,虽然不一定准确,可这个规律大体来说是没什么错的,年龄越大,经验越丰富,水平高的概率肯定要高一些。

像各大高校的教授,主任医师,特别是有的已经退休的老中医,水平还真不差。

再加上现在新派中医越来越多,传统中医反而越发集中在年龄比较大的一批人中。

中西医结合这个概念也只是建国之后才提出来的,当时教员同志也说过,只有很好地团结中医,提高技术,搞好中医工作,发挥中医力量,才能担负起几亿人口艰巨的卫生工作任务。

自此之后,中西医结合的相关理论和说法也逐渐开始被提起。

团结中医,中西医结合,相互配合,扬长补短,共同肩负卫生工作的任务,救死扶伤,这其实是好事。

只不过后面的结合逐渐畸形,这个已经说过很多次了,就不再赘述。

所以,相对来说,目前年龄在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中医,相对来说受到的影响要小一些,要更为纯粹一些。

方彦也不过二十七八岁,年纪轻轻,却说出如此一番话来,不免让一些人觉的方彦有点过于膨胀。

当然,众人也只是私下里低声讨论,没有人大声说出来,毕竟方彦的水平还是不低的,特别是霍震洋刚才来的时候一声不吭的坐在一边,更是让不少人心中惊疑不定。

昨天发生在中西医结合科的事情不少人都听说过,可今天霍震洋却亲自来了,而且来了之后还没有吭声,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要知道,这次的交流,郑仁军的意思也只是以他们内科为主,其他相关科室来一两个人,副主任或者资深主治就可以了。

霍震洋这位科主任却亲自来了,霍震洋前来,不是找茬,就是认怂呗,还能有第二种情况?

“方医生说的不错。”

郑仁军接过话头道:“任何行业都要杜绝闭门造车,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才能不断进步,这一次方医生带着医疗小组前来,咱们也要珍惜机会。”

“郑主任怎么这么怂了?”

“是呀,以前郑主任可不是这样的态度。”

“郑主任人称郑喷子,这一次方彦等人明显是前来立威的,郑主任却像是老好人一样。”

无论是内科的医生还是其他科室的医生,都有点奇怪郑仁军的态度,按说以郑仁军的人设,绝对不至于才对。

好在郑仁军并不是很清楚其他人的想法,要不然一定要吐槽,他只是喷子,又不是傻瓜。

他在去接方彦等人的路上,方彦等人还没有到医院,他就见识到了方彦一群人的水平,那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如此大的差距,还怎么喷?

许自文的叮嘱是一方面,当时郑仁军亲眼见识到了方彦一群人的强悍又是一方面。

当时的情况,要不是亲眼所见,要不然是很难想象到当时的场景的,纵然方彦一群人上了福州新闻,当时的事情被福州新闻报道,可不少人也只是觉得方彦一群人运气好,正好遇上了,帮了大忙,却不能说明方彦一群人的水平有多高。

这其中有一个天花板的问题。

郑仁军是看到了方彦的水准,其他人没看到,也只能猜,这个猜就很难猜的那么准确了。

这就像是小马过河一样,小松鼠认为河是能淹死它的小伙伴的,而老牛则觉的河水只能到它的膝盖。

见识不同,认知不同,没有亲眼所见,亲身感受,所思所想也就不同。

“方医生,你看咱们今天这个交流如何展开?”郑仁军笑着问方彦。

“既然是交流学习,首先就是解决问题嘛。”

方彦笑着道:“今天都是临床医生,遇到最多的也都是临床上的一些问题,所以咱们今天不谈大势,就谈一些临床上经常遇到的问题,所有人都可以畅所欲言。”

像这种交流研讨会,以往大都是形式主义,不过在方彦这边嘛,没什么形式主义,既然来了,那就是真枪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