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章 女儿回来了(1 / 2)

加入书签

听到老大的话,宋春雪一道凌厉的视线扫过去,带着前所未有的威压。

江夜铭狠狠一震,他从未见过娘的眼神那么可怕过。

他吞了口唾沫,但还是有些不服气。

凭什么,凭什么三娃小小年纪,就要开始学着管家了。

而他一直都是娘最疼爱的一个,如今成了家却被娘忽然疏远,甚至恶意针对他。

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他才是家里的老大,是他们几个之中最有威望,说话最有分量的一个。

但娘偏偏在跟他分完家之后,将那么大的好处砸到三娃头上。

但是母亲那充满威慑力的目光落在他身上,警告之意十分明显。

她一个字也不说,拉着三娃回了家。

江夜铭第一次体会到了失落和心慌的感觉,娘的眼神让他觉得,她对他很失望。

分了家之后,宋春雪真的病了,她浑身没什么力气,恹恹的躺在炕上。

任凭地里的庄稼,和那些她想要铲回来卖钱的东西在等着,她都没有兴趣管。

喝过药之后,她抱头就睡。

从上午睡到了下午,不吃也不喝。

晚上,三娃放羊回来,在厨房里切土豆的声音,将她吵醒。

外面的天色昏暗,依稀能看到南边的天空有一点点蓝。

柴火燃烧的味道飘进她的鼻子里,沁人心脾。

宋春雪下了地,披上衣服来到厨房,看到三娃坐在烟雾缭绕的厨房里烧火。

饭快要熟了,他已经摆好了碗筷,就等面条出锅了。

“今晚上吃什么,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三娃转头,看到宋春雪起来,声音也正常了,不由笑着起身揭开锅盖。

“今天吃白面片,我切了些野菜,准备再打两个鸡蛋的。”

说着,他低头在柜子里找出两个鸡蛋,在大大的铁锅边磕了两下。

宋春雪站在一旁看着,心潮起起伏伏。

她一点都不愿意想起前世,跟老大分完地,她跟三娃母子俩在家里是如何度过的。

那个时候,地分的早,老大两口子还没住到草窑里去,他们就在北屋里住着。

三娃住在南边的屋子里,早出晚归,放羊回来还要干这干那,但她心里惦记的却是老大。

她给老大两口子烧鸡蛋汤,偶尔给三娃煮个鸡蛋吃。

她觉得三娃没出息,知道她没本事走出去丢下她,便没有怎么关注过他……

“咣当。”

三娃不小心将鸡蛋壳掉进锅里,紧张的看着宋春雪。

宋春雪走过去,拿了双筷子将鸡蛋壳从锅里捞起来,“没事,再打一颗。”

她以前从不会这样有耐心的跟三娃说话,会下意识的吼他,“怎么这么笨!”

每每想起前尘往事,她对三娃的愧疚会多一层。

若不是重来一次,她都不知道自己这个母亲,在三娃那里是那么的坏,那么的偏颇。

她甚至不敢想象,之前的这十几年,三娃是怎么过来的。

他如此沉默寡言,是在她一次一次的大声呵斥下,是她一次又一次的视而不见之中造就的。

想到这个,她的心就跟狗啃过似的,又疼又难过。

“娘,你别难过,大哥现在这么计较,早晚都会后悔的。等过几年,他有了孩子,一定能知道你的难过。”

三娃看到宋春雪抬手抹眼泪的样子,以为她是因为老大铁了心要分地,怕要钱连她生病的事都不敢多问一句而难过,出声安慰她。

“我没事,我不是因为老大,”宋春雪用袖子抹去眼泪,尽量平静的道,“你这几年有没有怪我,一直偏心老大,还让你一个劲儿的干活,你就不生气吗?”

三娃愣了,一时之间怔怔的看着宋春雪。

随后,他迅速的低头看向锅里。

他眼中瞬间涌出雾气,被锅里的雾气遮挡着看不出来。

“没有,是我当初要放羊的,我读书读的不好,也坐不住学堂里的板凳。”他傻笑了两声,“我不生气,他们本来比我更有出息,是我没本事罢了。”

刚止住的眼泪再次夺眶而出,宋春雪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转身跑出了院子。

她余光中看到坐在草窑门口吃饭的江夜铭,快步跑向了驴圈。

两头毛驴在圈里吃草,她蹲在驴圈门前,泣不成声。

其中一头毛驴听到动静有些好奇,跑过来到门口,在几根白杨树的树干做成的门前,用鼻子嗅了嗅宋春雪的脑袋。

它好像没见过人哭似的,从栅栏里探出脑袋,搭在宋春雪的肩膀上,要尝尝她的衣服是什么味道。

宋春雪一边哭一边想,这只小毛驴的确没见过人哭,它是老驴生的小母驴,今年才一岁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