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42章 赐封乡君(1 / 2)

加入书签

喜公公都快成老王家的熟人了,大家看到他来,也极快速地摆出了迎接圣旨的香案。

“奉明华皇帝诏曰,王氏如玉,聪慧机敏,有济世救人之心,亦有匡扶正义之勇……着赐封玉乡君,食邑三百户,钦此。”

喜公公将圣旨合拢,望着有些没反应过来的阿玉,笑了笑:“玉乡君,上前接旨吧。”

大昌建国至今几百年,各类赐封的贵族也许多,但大多都是因祖上缘故而得到。

如乡君这个称号,大多时候是被王室之女得到,他们也并不在意所谓的食邑,因为大昌的食邑是虚称,只是相对应的一些俸禄,而没有封地,更别说封地内的属民。

对于阿玉而言,这个称号简直是她从未想过的。

阿云有想过让家中的婶婶都有诰命,可却没有想过自己要如何。

只要阿佑哥哥能考上状元,自己以后就是状元娘子,这个称号其实也很重要的啦。

而且自己的追求是日后能开个女子学院,不,是要开许多的女子学院,自己做最大的山长,还有比这个更有意义的吗?

“公公辛苦了,到家里喝杯茶吧!”

刘氏笑盈盈上前,将喜公公迎进了院子里,又让汤圆回屋子里,拿来果盘,装了一些零嘴,并一些银锞子,赠给外头听热闹的邻居们。

邻居们得了好处,也纷纷拱手说着恭喜,片刻就散去了。

“看来,新搬来的这个王家是有大本事的!”

“可不是?就他们家里那些孩子,据说在科举场上都表现不俗,怕不是要出个状元!”

“如今他们还得了一个乡君,这可真正是一个贵人了,这往下传个两代就成书香门第了,咱们可得好好打交道,莫跟人交了恶才是。”

“王家可厚道,前些日子我和他们家的仆役还说过几句话,就连他们的仆役都像是有学问的,主人家说话时也极为和善,想来也不是什么坏人。”

“那是自然的,咱们三思街上住的,都是一些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家。”

众人说着说着便真的散去了,只是茶余饭后免不得要再谈论几番,那些已不是王家感兴趣的内容。

喜公公给王家传了好几次口谕和圣旨,甚至他底下的义子,还专门去了一趟望北郡的府城,当时是给刘氏送去诰命来着。

一来二去的,也算是王家的熟人了。

再看明华帝那态度,喜公公自然也不怕什么避嫌不避嫌的,只要有眼力见的就知道,明华帝这是对王家有好感,尤其是王家那个阿玉小姑娘,更是格外看重。

能不看重吗?

之前阿玉做的那些事情,要是放在其他贵族的身上,早奖励几千八百次封号了。

她到底是平民人家,若直接册封一个乡君怕是会引得其他人不满,于是之前的几次功劳都算是小打小闹,唯有这一次,她去采石矿救人,又找出了伤害最小的一条路,间接挽救了剩下那一百多人的性命,如此大勇大谋大善,当然得重赏。

不过这个上次是明面上的,也是给老百姓看的,让老百姓知道,若是有人将他们放在心中,朝廷也是会奖励那些人的。

私底下的奖励当然是,阿玉救出了大皇子,同时又揪出了幕后的人。

这件事归根结底,不算是阿玉一个人的功劳,可秦怀不愿意居功,把功劳都完完全全推到了阿玉的身上,王家人就更别说了,他们本身就是因为阿玉的缘故才会去救人。

否则大不了就是捐上一些银钱,让其他愿意去救的人救一救,也就算是仁至义尽了。

喜公公喝完茶后也美滋滋走了,临走之前还得了一罐茶叶,这茶叶来处可不小,是王家在府城的院子里种的茶树,淋了不少神水,采摘的茶叶味道自不比寻常。

“娘,四弟妹,阿玉这头衔,是你们……”王传贵就是再怎么不想,也想该清楚了,这事和自家老娘肯定脱不了关系。

王老太太:“该聪明的时候就聪明,该愚笨的时候就愚笨,该读的书都读了?”

王传贵猝不及防被老娘这么一问,当即虎躯一震,不管有没有读,此刻千万不能说已经读了,于是赶紧又钻回房里去了。

到房里后,王传贵拍了拍自己的嘴巴,怎么这就是不讲记性呢?!

管他什么封号不封号的,反正又不是给自己的,而且对家里又不是没好处,问那么多做什么呢?

王老太太的目光在看向家里其他几人:“你们还有什么要问的?”

“还有……吗?”无论是子辈还是孙辈,此刻都有些长着金晶的,不知道王老太太这是真的想让他们问,还是只是在说反话。

毕竟有个前车之鉴的二叔,已经被挤兑回屋子里去了。

“阿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我怎么会有个封号了?听圣旨上的意思,是因为我在采石矿救了人吗?可那时哥哥他们也跟着一起了呀,他们怎么没有封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