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36 章(1 / 4)

加入书签

丘家军大胜,丘山将军派斥候八百里加急将战报送回,并且请求朝廷加大后方粮草和军饷的支援,他准备一鼓作气,带着丘家军将敌人赶回草原。丘家军大胜阻止了敌军继续南下,朝廷上下自然是欣喜的,毕竟谁都不知道如果没人阻止敌军,那野蛮强悍的草原人会不会长驱直下,直接打到皇城外,危及本就孱弱的当朝政权,历史上也不是没有五胡乱华,抢夺汉人天下的倒行逆施之举。只是对于丘山将军战报上,准备继续打下去的请求,龙椅上的皇帝面露迟疑,基他大臣们的声音也并不统一。武将们倒是大多数支持继续打,狠狠地打,然而当朝宰相赵桧为首的文臣们却有不同的看法

这一天的早朝,在文臣武将们喧哗的争吵声中结束

影评人们皱了皱眉,不明白那些文臣为什么要阻止出兵,只好按捺着疑惑继续向下看

接下来连续数日,朝廷就丘家军是否要乘胜追击吵成了一团。

文官集团引经据典,朝堂上,宰相赵桧情绪育晶,仿佛他真是一心为公

“陛下,臣不同意丘将军出兵,如今国库空虚,加之填灾不断,百姓求生已然困苦,此时征兵,一无粮草二无兵力,若是强召壮丁入伍,恐百姓将陛下比作桀纣!“再者,敌人虽然退兵,却不代表他们真的不敌我朝大军,臣听闻敌人铁浮屠乃百战之军,便是凭借铁浮屠,敌人横扫草原,让其余数部尽数臣服。“现下他们想要休战,但若是我方咄咄逼人,对方鱼死网破,最后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若是丘将军战败,后果不堪设想,臣不怕死,却怕丘将军之后,再无将领能抵抗教军,臣担忧的是陛下,担忧的是我朝延绵了三百年的龙运。"”若江山社稷真的断在我等手中,臣当真是死不瞑目,无言面见先皇,面对列祖列宗。

“臣请陛下三思!

武将方面的理由只有一个:“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如今丘将军力挽狂澜,他们要做的就是把那群年年南下劫掠的敌人打怕了。虽然请战的武将各个正义凛然,但通过镜头展示出了,武将们私下里与手下们的对话,观众们也知晓,这些武将并不是一心为公。部分武将和丘山将军一样,一直有着收复旧山河的夙愿,终于等到时机他们不愿错过。

另一部分武将纯粹是被文臣压制久了,想要跟在丘山大将军身后,通过打击敌人打捞些战功好升官发财然而,不论初心为何,对比那些以文官集团为首的主和派,这些敢战的武将还有着最后的骨气。

尤其是,观众们也通过视角的转变,看明白了这群各怀鬼胎的文臣

原来宰相赵桧不愿让丘将军领兵,竟然是怕丘将军掌握兵权,危机他的地位、权利。

其他文臣们或是听令于赵桧,或是单纯不想曾经被他们打压的武将有机会出头,也都选择站在了赵桧这边[山河飘摇,这些大臣想的居然都是自己的利益,可恶、可悲、可恨。)

[啊啊啊,这个狗宰什么时候死啊?]

[皇帝呢,皇帝总不会也是个脑血栓吧,淦。]

皇帝此刻在干什么呢?他正在大太监的伺候下,还有闲心逸致地练字

上好的羊毫笔沾染了浓厚的墨汁,铺洒在宣纸上,一气呵成,笔走龙蛇,潇洒的字体吸人眼球,观众们却根本没闲情逸致去欣棠宣纸上只有一个“龙”飞凤舞的龙字

“朕的字如何?

“陛下乃真龙之躯,字自然也是天下间一等一的好。

”你倒是嘴贫。

皇上将毛笔扔到一旁,负手看向窗外,无声道:“朕乃真龙天子,那二位又为何?

大太监埋下头,满头冷汗,不敢言语更不敢抬头,生怕一句话说错就掉了脑袋。

皇上也没想听太监的话,眯了眯眼,自顾自道:“天下之主有且只能有一人,这么浅显的道理,有些人怎么就是不懂呢?迎回了被绑走的二圣,又让他这个新帝如何自处?

”小顺子,你说朕该如何做?

大太监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用尽了全身力气不断给皇帝磕头:“奴才该死,还请陛下看在奴才忠心耿耿的份上,饶奴才一命。“一边说着自己该死,一边又想活命,天下人都是一般口是心非啊,也不知斤将军拿着虎符时,又有几分为公几分为私呢?[狗皇帝这话什么意思?]

[古代有一个词叫做功高震主。]

[丘将军有个毛的私心,他一心为国,这群猪队友却在后方怀疑他的忠心,我tm要口吐芬芳了!]

[山河破破烂烂,一群瘪三还在后头扯头花,只有丘将军在缝缝补补,心疼我家将军。]

然而,越是怕什么越是来什么。

因为文官的嘴皮子更利索,加上有私心的皇帝拉偏架,主和派胜,皇帝下圣旨令丘家军收兵搬师回朝,正如观众们猜测的那般,丘将军接到圣旨时,面对敌军和死亡都无所畏惧的大将,接旨的双手不住颤抖他抬头望向敌军所在,明白若是此番让敌军离开,再给对方数年休养生息的时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