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应天(3 / 4)

加入书签

为丈夫纳了妾,也就是亦安的生母吴姨娘。

亦安对白家的基因感慨不已,从自家祖父的祖父算起,白家已经出了四代进士,而且这一辈的兄长白尚仁也很会读书,眼看着白家就要出五代进士,真可谓书香门第。就连亦安姊妹几人,也有才女的名声。

陆氏自己就是大儒之女,白成文也不禁止家中女儿读书识字。外放之后,还请了应天府有名的女先生来教导亦安姐妹读书。

亦安前世多病,便寄情于文字之间。今世有这个条件,自然是可着劲儿学,一时倒也传出几分才女名声。除了最小的亦顺看不出什么,其余哪个姐妹不是被外面的夫人们夸上了天?

而这些官眷夫人之所以对亦安几人这样吹捧,还不是看陆氏的脸色?知道陆氏并不看轻庶女,白成文又是一方疆臣,头上还有做阁臣的祖父,漂亮话还不是不要钱地说?

所以亦安本人对陆氏是非常敬重的,她起码把庶女们当人看,而不是一个可以拿出去做买卖的物件儿。

为着这个,亦安都不能把陆氏当做普通嫡母看待。陆氏为人宽和,亦安是识好歹的人。

白尚仁来给陆氏请安,白亦安等人起身问候兄长。

几乎是前脚跟后脚,蔷薇报苏姨娘带着七姑娘亦和与三少爷白尚惠,江姨娘带着九姑娘白亦顺来请安了。

苏姨娘是陆氏婆婆顾氏身边的丫鬟,当年陆氏做主给丈夫纳妾后,却不想吴姨娘是个看着健康,内里却弱的身子,连带着生下来的亦安也是自小就有弱症。

这可把陆氏急坏了,她就是给丈夫纳妾,也不会什么货色都往后院抬,亦安的生母吴氏可是她看了好久,才挑出来的清白人家的女儿。吴氏的父亲还是秀才,只是家贫,已经快揭不开锅了,这才把女儿作价五百两卖给白家。

直到吴氏生产之时,才让大夫发觉不妥。

细问之下才知道,吴氏在家时便过得不好,虽只有她一个女儿,但吴氏亲娘早亡,父亲吴秀才又是个读死书的,不会经营产业。就是秀才功名,也是考了十几年才中的。

原来吴氏当时入府时不是契约上写的十八岁,而是足有二十二岁。只是吴氏从小便没养好,那会儿看起来像是十七八岁,其实身子已经有些坏了。

吴氏吐露实情,陆氏当即气得五内俱焚,倒不是为那五百两银子,而是吴氏身体不好,生下来的孩子又能健康到哪儿去?

陆氏自己只有一子一女,再加上吴氏生的药罐子女儿,拢共加起来不过一掌之数。

当时陆氏的婆婆,也就是亦安祖母顾氏本不欲多管闲事,知道这件事后把陆氏叫去身边,这才有了苏姨娘。

陆氏自己是不会把身边的丫鬟给丈夫作妾的,到了年纪给份好嫁妆,自有得配的婚事。陆氏从小便是这份见识,更不会把主意打到老太太身上。便是因为这个才纳了吴姨娘进门,没想到竟落得这样一个结果。

顾氏也怕儿媳难过,当了一回红脸,“虽是咱们身边出来的,但总归知根知底,有什么不放心的?”这才指了身边伺候三年的苏姨娘过来。

苏姨娘倒也安分,并没有因为伺候过老太太便轻狂起来。这些年又生下一子一女,在陆氏面前很有体面。而最后一位江姨娘,则是白成文外放南直隶后,同僚送的清倌。

本朝官场流行赠妾一说,不管文官还是武将,赠妾蔚然成风,不收反倒不合群。

江姨娘入府最晚,她的女儿亦顺今年刚满三岁。

而苏姨娘的女儿亦和刚过十二岁生辰不久,儿子白尚惠将满五岁,尚未开蒙。看不出来读书上的天分如何。

亦安的生母吴姨娘自半年前到如今断断续续地病着,陆氏早就免了她每日晨昏定省。

白家三房在京城侍奉二老,虽然孩子没在一处教养,但排行却是一起算的。是以白家看起来人丁繁盛,事实也是如此,一溜孩子竟没一个夭折的。

苏姨娘是个婉约清秀的女子,一手牵着儿子,一手牵着女儿,轻声细语地给陆氏请安。江姨娘容貌姣好、身姿婀娜,抱着女儿满面风情地给陆氏请安。

亦安被江姨娘的媚眼扫到,顿时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江姨娘刚入府的时候还想演一出宠妾灭妻的戏码,不过还没抖起来,就被陆氏的气场震住,一直乖觉到现在。

亦安这些年通过嫡母陆氏和榜眼爹,对这个时代有大致了解,前几年在天子脚下,后几年在地方,颇有一番见闻。

这是一个架空的朝代,而圣人则是一个完美地有些不像话的皇帝,自太子时起就贤名在外,登基后更是整饬吏治,提拔了一大群文臣武将,不过两三年间,朝野风气为之一清。

当今圣人治国理政将近四十载,多次降低农税,已经到了五十税一的地步,为历朝之最。开海禁,国库渐丰、内帑盈溢。对外万邦来朝,对内四海升平。

不止是对百姓,就连手底下的官吏,圣人也是宽待的。崇元十二年后,圣人重新厘定了官吏薪俸,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