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章 祭祀大典前11(1 / 2)

加入书签

“接着是《格》——用剑尖或剑刃前端挑开对手进攻的兵器。现代多称为挑剑、挂剑。左挂为顺格,右挂为逆格。上挑为冲天格。左挑为左格,右挑为右格或反格。”说着,关若兮比划起来。

“最后是《洗》——包括平洗、斜洗、上洗、下洗。”关若兮一边说话一边挥舞着。

“答的不错,接下来到基本剑法,教主知道基本剑法一共多少种呢?”布若云道。

“一共28种。分别是劈、刺、点、崩、击、提、挑、 斩、截、托、按、挂、削、撩、挽、穿、压、云、抹、架、扫、带、抽、拦、捧、推、搓、绞。”关若兮答道。

“教主,可以展示一遍吗?”布若云道。

“可以。”关若兮道。

“首先是劈。”她握住剑使剑身成立或侧剑,摆幅大、速度快,力点在剑刃前部。

“刺。”她通过臂的屈伸,用剑尖部位沿剑身方向直取任意方位。

“点。”立剑用剑尖向下点啄,力达剑刃前端。挥臂持剑由上而下,先沉臂再突然提腕,发力短促刚劲。最后定势为螺把持剑。

“崩。”关若兮持剑手突然屈腕上翘,立剑,剑尖由下而上,挑锋上击。

“击。”关若兮平剑向左敲击,力达剑刃前端。

“提。”关若兮由下向上屈腕提拉剑把,剑尖朝下。

“挑。”关若兮由虎口向上持剑,将臂伸直,与剑成一条直线,立剑用剑尖部分,右下往上如针之挑剔刺状,力点集中剑之前部及中部。

“斩。”关若兮平剑,向右横出,高在头和肩之间,力达剑身。

“截。”关若兮让剑身斜向上,劲达剑身前部。“上截剑斜向上,下截剑斜向下。”关若兮说道。

“托。”关若兮立剑,剑身由下向上横行。手心向里,腕与头平,劲贯剑身中部。

“按。”关若兮让剑刃与地面平行,由上向下切按。力点在剑刃中部或后部,满把握剑。

“挂。”关若兮立剑,剑尖由前向下向同侧贴身挂出,劲贯剑身前部。

“削。”关若兮平剑,自异侧下方经胸前向同侧上方斜出,手心斜向上剑尖略高于头。

“撩。”关若兮立剑,由后向前上方撩出,力达剑刃前部。撩剑用螺把,力发于腰臂,力达剑的前中刃。

“挽。”关若兮让剑身绕腕部绕环,活把握剑并尽量使剑身作贴身的立圆运动。

“穿。”关若兮立剑,剑贴身向下弧形运动,劲达剑尖。

“压。”关若兮平剑,手心向上按压剑,剑尖向前。

“云。”关若兮平剑,在头前绕环。

“抹。”关若兮平剑,剑从一侧经体前弧形向另一侧抽带为抹,高与胸平,剑尖向异侧前方,劲达剑身。

“架。”关若兮立剑,持剑手手心向外,由下向右上方,剑高过头,剑身横直,劲贯剑身。

“扫。”关若兮平剑,剑向左平摆,摆幅大于90度,剑高不过腰,劲贯剑刃。

“带。”关若兮平剑,由前向侧后方抽回,力点沿剑刃滑动。

“抽。”关若兮立剑,由前向后抽回,臂由伸而屈,力点沿剑刃滑动。

“拦。”关若兮立剑,向前上方迎架,力点在剑刃中。

“捧。”关若兮平剑,两手在体前相合捧抱。

“推。”关若兮使剑身竖直,由内向外推出,力达剑刃后部。

“搓。”关若兮使剑身猛向前向下斜行,用力短促似锯来回拉动。

“绞。”关若兮平剑,顺时针方向立圆绕环,力达剑刃前部。持剑手以肩、肘、腕等关节为轴心,以剑身1/2处为圆心点,使剑身成立圆锥形搅动之势。

“好了,结束了。”关若兮道。

“教主做的不错,但属下要补充点剑法,您要听听吗?”布若云道。

“可以。”关若兮道。

“首先是在做‘劈’时,剑身可与地面平行或剑尖翘起为‘砍’。”布若云道。

关若兮跟着他说的话去做,一遍就成功了。

“再则是‘崩’有正反之分,剑尖向拇指方向为‘正崩’,剑尖向小指方向为‘反崩’。”布若云道。

“知道了。”关若兮说道。

“接着是‘撩’按撩击方向分为‘前撩’、‘后撩’、‘正撩’和‘反撩’四法。”布若云道。

“知道了。”关若兮说道。

“然后是‘挽’,”有‘剪腕花’和‘撩腕花’之分。‘剪腕花’为以持剑手腕为轴,使剑贴身由前向下,向后回环。可以在身前或身后。而‘撩腕花’与前者同但运动轨迹相反,使剑由后向下再向前划立圆。在身前可叫‘前撩腕’,在身后可叫‘后撩腕’。

还有‘横8字剪腕’和‘横8字撩腕’,‘横8字剪腕’即右手持剑先后快速作‘前剪腕’和‘后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