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08 章 番外四(1)(1 / 2)

加入书签

梅雨季,小雨淅淅沥沥落了四五日,天阴沉沉的一直不肯放晴。

入夜,雨总算停了。

李蘅带着婢女春妍,在甜香居填饱了肚子,提着玉霜小方糕,进了婆母韩氏的玉堂院。

她单手在腰间揉了揉,抬头看了看黑漆漆的天,压下心中的烦闷。连日阴雨,潮湿黏腻,身上衣裳似乎也沾了水汽,很是不爽利。

今日她夫君赵昱凯旋,她本随着婆母韩氏在门口迎接。但临近赵昱回来前一刻钟,韩氏忽然指使她去挺远的一个铺子给赵昱买糕点。

韩氏想要的儿媳妇,从来都不是她。

成亲三年,赵昱有两年半都在边关,徒留她在上京受韩氏的磋磨。

但谁叫她承了兴国公府的养育之恩呢?为了报答恩情,她不得不在武安侯府忍气吞声。

“侯夫人回来了,快请进来,侯爷和老夫人他们都等着您呢。”

李蘅闻声举目望去,廊下灯笼高悬,照得四下亮堂堂的。

韩氏跟前的惠嬷嬷笑着迎上来。

李蘅乌眸之中闪过诧异,惠嬷嬷是韩氏跟前最靠心的人。韩氏自来对她不喜,惠嬷嬷自然也不来和她说话。今日何故如此热情?

“请。”惠嬷嬷伸手扶她。

李蘅躲开了她的手。

除了亲近之人,她不喜欢旁人的触碰。

“我来吧。”春妍上前扶住她。

惠嬷嬷连忙打帘子。

李蘅迈过门槛,进了屋子。

屋子里,一张四四方方八仙桌,这边坐着几人。

李蘅乌眸微转,扫了一眼几人。

婆母韩氏坐于上首,端着大家老夫人的姿态,不知为何,看起来脸色不太好。

赵昱挺拔端坐在她身侧。一年多不见,他与从前并无太大分别,光风霁月的人,也如天边月般清冷,不可亲近。

韩氏另一侧,是小心讨好她的长房寡嫂黄素芬。还有一个,是赵昱的小妹赵月茜。

府中所有人都在这处了,除了大房的两个孩子,大概是奶娘带着已经吃过了。

“婆母,夫君。”

李蘅垂眸行礼,心中讶然。

她虽只扫了一眼,却也看得清楚。桌上的饭菜并未动过。

这么晚了,他们怎么还不用饭?

难道是在等她?

这个想法一出来,她便立刻否了,甚至觉得荒谬。韩氏将她支出去,不就是不想等她吃完饭吗?

“总算回来了。”赵月茜回头看了李蘅一眼,语气中有着不满:“二哥,现在可以吃饭了吧?”

“过来坐。”

赵昱看向李蘅,神色看似清冷,乌浓的眸底却隐炙热。桌下,他攥紧了手,抑制住心中的激动。

他重生了。

班师回朝的路上,他顺带解决了途中的一处匪患。在林中不知被什么虫子咬了,后不久便发了热病。

他昏睡了三日,醒来之后,脑海之中便有了前世的记忆。

上辈子,虽然李蘅原谅了他,和他复婚了。但每每想起李蘅所受的苦,他仍然心疼,也愧疚。尤其是在他不知情的情形下,李衡吃了避子汤,伤了身子。后来因为要孩子吃了许多汤药,又一直忧心。

这辈子,他重生得晚了些,又让她吃了两年多的苦。但好在李衡此时还服用吃避子汤,这是一大幸事。此番,他要尽全力弥补她。

李蘅怔了怔,低头乖顺地走过去,悄悄打量赵昱的脸色。

是赵昱执意让这一桌人等她回来吃饭?这可稀奇了,赵昱什么时候关心过她吃不吃饭?此去边关一年多,转性了?

赵昱伸手替她拉开了凳子。

“承晢,儿郎怎可做这种琐事?”韩氏看向李蘅,眼神略带责备。

当初她看好的是兴国公府的林婳,而不是李蘅这个假千金。这几年来,她一直这样对待李蘅。

“这般琐事,娘不必过问。”赵昱不看韩氏,拿起筷子递给李蘅。

韩氏张了张口,没有说出话来。她看看赵昱,总觉得这个儿子这次从边关归来,有些变了。

可她又看不出赵昱到底哪里变了。

“多谢侯爷。”

李蘅接过筷子,心中诧异更甚。成亲三年,即便是才成婚两人还算恩爱时,赵昱也没有主动为她做过什么。

他骨子里只有妻子应该伺候丈夫,从来没有丈夫该为妻子做点什么。今日究竟是怎么了?

她怀着满心的疑惑,捏着筷子草草吃了些东西——在外面已然吃饱了,实在吃不了几口。

“我吃好了,你们慢慢吃,我先回院子去了。”赵月茜放下筷子站起身,笑眯眯地招呼了众人一声,又招呼婢女:“把东西给我拿回院子去。”

二哥今日进宫,带了不少赏赐回来。她连吃东西的心思都没有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