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头骨(二更)(1 / 3)

加入书签

狄松实又看了一眼。

没眼花。

这表情,他还似曾相识。

他依稀记得,曾经有一次他去乡间查案,正巧碰到了有一头野猪下山

野猪很大一头,看着就有小几百斤肉

拿着各种武器冲上去的村民,脸上当时的表情,就和昭哥儿现在脸上的表情很像。

犹豫、兴奋、忐忑、跃跃欲试....

狄松实是真的想不通了

这个案子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能让昭哥儿觉得像是看到一头几百斤的野猪?

总不能是抓鬼?

刚刚昭哥儿还呜咽含泪地朝他告状,显然有些怕鬼

“走呀祖父,快下车啦!”狄昭昭小手兴奋扯扯祖父的衣袖

府衙,

本以为过去了,结果又冒出来一具新的尸体,府城内各种流言蜚语如何也压制不住,荀知府也承受着不小的压力他早膳都没什么胃口用,看着桌案上的卷宗,宛如陷入了死胡同的蚂蚁,焦躁的情绪不需言喻,已经浮现于肢体上。听说狄少卿到了,他当即起身往外相迎。

都不需要人介绍,看到狄松实身边的狄昭照,就知这位头戴乌纱帽,脚穿黑缎锦靴,双目炯亮,威势通人的官员,就是传说中的狄少卿。荀刚立马就迎上来,拱手行礼道:“下官见过狄少卿。

其实严格来说,每一地府城知府和京城中大理寺,并没有直接上下级关系。

但有求于人,可不就得把姿态放低

在荀知府与狄少卿说些官场客套话时,狄昭昭的目光,也与荀知府身后一个人对上。

狄昭昭乌溜溜的眼睛眨一眨,心想,这不会就是那个传说中的神捕吧1

仲岳也不住打量狄松实身后的小昭昭,心想,这不会就是传言中继承了狄少卿天赋,破了鱼石县,云梦县两起县室的小孩狄松实和荀刚两个都务实的人,很快结束了寒暄

荀知府介绍道:“这位是仲岳,我手下最得力的捕头,但凡是确定的逃犯,没有人能逃过他的追捕,经验丰富,武艺高强,也是咱们南山府一面金字招牌。“百闻不如一见。”狄松实看着仲岳点头道,又直言,“去看看线索,其余的可日后再说。

荀知府自然是欣喜

有的是官员你托他办事,先设宴,再请酒,好话说尽了,人家在慢悠悠的动身

反正着急的是你,政绩受影响的是你,与他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相比之下,带个孙儿算什么

而且听说还有些本事,应当就是带在身边亲自教导出来的

荀知府只是低声提醒:“那浮尸相貌可怖,小郎君此去会不会不妥?"

连他这样见过不少命案的成人,当初见绿鬼浮尸时,都好几天食不下咽,吃肉就吐,

还是这大半年,见得多了才慢慢好些

狄松实用余光看了一眼狄昭昭,似乎在思索什么,也压低了声音:“等会儿带他看看别的物证就好,莫让他见了绿鬼浮尸。越往后走,就越觉得一股难以掩盖的臭味萦绕,仿佛堆积了几百上千只死耗子、死臭鱼的味道,风吹不散“yue~”狄昭昭小小地呕了一下。

小脸皱巴

怎么会这么臭啊

"戴上这个可以舒服一点。

”有衙役拿来了可遮掩口鼻的特制白巾。

狄昭昭赶紧戴上,只留一双乌溜溜的眼睛露在外头。

他们一行人,很快走进一间专门准备好的房间。

房间中摆着一张横贯长厅的木桌,两侧摆着椅子,桌上放着物证盒

荀知府介绍道:“这些都是随着死者一起被打捞上来的东西。

长桌两旁虽然有椅子,但是谁也没有去坐,只是站着朝一个个物证盒看去

“共计二十二名死者,捞上来的时候,一共有力人身上还有衣服,但是衣服都是最普通的,无论布料和款式,都无从查起。”荀知府说,这一看,就是大多贫苦百姓穿的粗布

颜色灰扑扑的,款式也是各家拿回去裁剪的普通样子

这衣服要是拿出去认领,一个村要是有百号人,把大小不符,性别不符的剔除,还能有五十号人出来喊说这是自己的衣服。“这是从6号尸体上一起打捞起来的麻绳和水草。

“这个是......

无名水尸案,一般来说,官府会象征性的查一查,除非有人来报官。

因为这种案子耗时耗力不说,勘破的概率太小了,光是寻找死者身份,就要消耗掉大量的人力物力,还极有可能查不出来。因为江道实在是太长了,谁知道这人是在哪里,在什么时候被扔下水的?是就在本地?还是在几百里外的基处?或者干脆就是在基条船上腐烂了一半,趁夜扔下来的?怎么音?从哪里开始音

而有人来报官,把无名二字去掉,那难度就降低许多了,甚至可以当做普通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