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 章 丧子之痛(1 / 2)
一个女人带着4个孩子过日子,肯定是不容易的。
当时小的刚出生,最大的才15岁。
按说这样的日子也能过下去。
可是这个时候李母突然失去了身强力壮的丈夫,也是上了一股大火。
给丈夫办后事的时候,她是硬挺着。
丧事完了她就躺下了。
她突然腹痛不止,还发着高热。
送到公社一检查是急性阑尾炎,必须做手术。
农村人看病全是现钱,还一分不报销。
办丧事的时候把家里的钱都花完了,还欠了外债。
做手术的钱就全是借的。
屋漏偏逢连夜雨。
李母做手术时,是留大女儿在家照顾李向北。
李向北还吃奶呢,村子里的人还是挺有人情味儿的。
有几个正喂孩子的婶婶,这家的给孩子喂一天奶,那家给孩子喂一天奶。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15岁的孩子照顾家倒是没问题了,可是让她照顾一个几个月孩子可就挺难的。
李母从医院刚回到家就发现孩子发烧了。
先是按村子里原来的土方子,又是擦又是用针挑的。可是都没管用。
第三天的时候一看这孩子烧的不行了。又带着孩子去看病。
诊断为小儿肺炎。
为了给李向北治病,又花了不少钱。
通常来说,一个没有男人的家庭,还钱本来就难,借钱就不是容易的事。
现在是旧债没还,又借新债。这钱恐怕就借不到了。
好在,原主的亲大伯李文山是这个屯的村长。他给做了担保。
真是一家几块钱几块钱的凑。
才凑够了给李向北治病的钱。
这几件糟心的事情下来,这个家负债200多。
在这个时代绝对是一大笔钱啊。
李父李文军,孩子到了年龄就送他们上学去了。
这个时候,大姐和二哥都在念书。
大姐知道家里的难,就说什么也不再念了。
二哥也是这个想法。
丈夫死了,李母觉得能做的事情就是按丈夫的心愿继续让孩子读书。
在李母和大姐的极力坚持下,李向白念到了高中毕业。
李母挺能干的,原来就能拿8工分。现在为了给家里挣钱还钱,她就开始拿10工分。
辛苦是肯定的。
李母说李向东身子骨还没长成,只让她干6个工分的活。
李向南在家里帮着看孩子。
那真是小孩看小孩。
原身李向南小时候也挺不容易。
在农村,就是拿一年的满工分到年底的时候,一个人能剩下二三十块钱就是多的了。
家里还要花销呢。
也就是说她家欠的债,没个7年8年的肯定还不上,要是年景不好的话,时间会更长。
现在一般十六七就开始相看,十八九的,多说20岁就结婚了。
李向东是老大又是一个女孩,嫁人的时候不给陪嫁就不给了。
儿子结婚的时候没有彩礼,可没有姑娘愿意呀。
所以李家的日子难着呢。
在丈夫刚刚死了没多久的时候,有人问李母是否改嫁。
她是一口否决的。
一年之后,这些残酷的现实摆在面前。
她要怎么办?
村里的顾家老三顾德忠的媳妇难产死了。
这媳妇儿拼死生下一个男孩儿。
刚出生的孩子没奶吃,真是很难养活。
也是村里的妇女帮着喂一喂。
但是不可能人家天天给喂。
所以还得自己想办法。
这时候村里的老人儿就想撮合李母和顾德忠。
顾德忠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三。
家里三个孩子。
老大和李向白差不多大的年纪,叫顾长锁。
老二是个女儿叫顾翠华比李向南大三岁。
老三就是这个刚出生没多久的孩子。
那个年月早就不提倡寡妇守寡那一说了。
这两家日子过得都难,要是合成一家,顾家的那个小崽儿,说不定就能养活了。
顾家也是白安屯的大姓。
顾父有亲兄弟好几个。
这也算是个老实本分的人家。
这不是李母愿不愿意的事儿了,现实就这么残酷!
顾父要不是有刚出生的孩子实在是照顾不了,他怕媳妇儿拼了命生的孩子养不活。
估计他也能这么快就答应这个事。
李家这边李向南的亲奶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