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31 章 姑娘请披黄袍(十七)(3 / 5)

加入书签

多少地。”

在黄册上的地是要交税的,天下著姓豪族能过得如此舒服,靠的就是不需要交税赋的隐田和隐户。

从前,这些高门依靠手中佃户、护院守着自己的隐田,一场民乱一场兵乱,自然都没了。

黄策擦了一把脸上的泪:

“我家在黄册上只有五百亩地,从前是十万亩啊……”

顾淮珅把头偏向了一边。

他要是姓黄,今晚上就在节度使府门前吊死了。

来寻顾淮玱的另一家更惨,他家倒是没跑,可江左益来的时候,为了活命,他们把地都献给了江淮左。

现在孟月池不仅不把地还给他们,还说他们资助叛军,如今家里男丁都在牢里关着,只剩一个九岁的小孙辈在自己祖母的牵领下来求助。

顾淮玱看向那位在抹眼泪的老夫人:

“此事,晚辈实在爱莫能助。”

老夫人一声哀哭,引得一旁的黄策又哭了起来。

“那孟氏女如此行事,不留余地,必为天下所唾弃!”

听见老夫人的话,顾淮玱没有吭声。

黄家的地、吕家的地,还有这家是高家,他们的地都没空着。

现在是冬天,还种满了白菜,萝卜。

明年春天就会被种上小麦。

若是这些地都被归于孟月池自己之手,他倒也能跟着骂几句,可他来的时候沿途问过,这些地都是官府租给百姓的,第一年租子只要一成。

北上之前,他去见过他的六弟,只为了打听下这位孟阎罗平日行事。

他六弟与他隔了一房,平时也算亲厚,大概是为了准备春闱,看着神色很是憔悴。

“孟……孟节度使是清风明月一般的人物,四哥千万不可被那些荒唐之言所惑。”

清风明月。

如果她不是对世家豪族也用了这些阎罗手段,顾淮玱觉得自己也能赞她一句清风明月。

可惜了。

清风不拂玉树,明月难照高台。

“七弟,明日咱们去见孟节度使,不要再提吕家的盐场。”

“四哥?”

“此事回去家里会对父祖解释,咱们此来,就

是为了祭拜姻亲。”

顾淮珅还想说什么,见自己兄长神色凝重,他就把话憋了回去。

令顾淮玱没想到的是,他不提盐,穿着一身束袖女袍的孟月池却先提起了盐。

“顾家的盐要是能走海路到了北海,倒是能省了一路上的兵祸之扰。”

顾淮玱抬起头,看向这位大启朝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节度使,也是迄今唯一一位女节度使。

“孟大人,莫不是在说笑?北海虽然临海,可并无大船可入之港。”

“要是你们顾家愿意掏钱,我自可以派人替你们建起此港,也算是钱、工各摊。”

女子的语气很是平缓,不疾不徐,仿佛在说什么诗书掌故。

有些不合时宜,顾淮玱此时突然想起了自己六弟的憔悴模样。

六弟从前想要求娶这位旧日的“庐陵明月”,他是知道的,第一年柳夫人婉拒,第二年孟月池不得科举,顾家又请了人上门说和,可惜那时的柳夫人远去西南,孟月池也出走朔北,此事从此搁置不提。

那时父母说起此事,顾淮玱还以为六弟是仰望孟月池的才学,直至此时。

这般的女子,难怪能让眼高于顶的顾家六郎数年不忘,为斯憔悴。

“孟节度使,让顾家在平卢出钱建港……实不相瞒,我顾家从前从未想过此事。”

“现在想也不晚,吕家的盐场已经归平卢节,如今农闲,几千百姓指望着能靠卖盐得钱好过了年,本使自然不会把它再让出去,中原地大人多,若是江淮一带的盐不能运进中原,盐利过高,中原必会再生乱事。你们出钱,也赚钱,平卢出了人,也赚了钱,中原百姓得了盐……皆大欢喜。”

孟月池言语简白,但是每个字儿都像是带着刺。

顾淮珅想说什么,被自己的四哥摁住了。

“孟节度使……”顾淮玱口中有些干渴,他自然明白孟月池的意思,可越是明白,越是心动,他就得越逼着自己冷静,“此事事关重大,孟节度使可否让在下写信回去与族中商议。”

“自然可以。”孟月池面上带着笑,“你与你家长辈说清楚,建港的钱也不必一家都出了,楚州、淅川各家给我的回信大概也在路上了,到时大家分一分,运盐卖盐的量也可以分一分。”

离开节度使府的时候,顾淮玱上了二次才爬上了马。

“四哥,你怎么回事?”

回到官舍,离了那孟阎罗的眼前,顾淮珅想说的话可太多了。

顾淮玱看着自己的亲弟弟,生平第一次羡慕他头脑的空旷。

“孟月池她是让咱们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