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那个不是被害人(1 / 2)
次日一早,沈晨鸣吃完早饭去了单位,三个宝被秦双双和尤云娥一起送去了学校。
宋小梅的摊子生意很好,吃的人很多,她本来想跟秦双双打个招呼,实在是太忙了,顾不上。
反倒是秦双双远远地看了她一眼,跟她笑着点了点头,算是打了个招呼。
到了单位,沈晨鸣拿起案子的卷宗着重看了几点,带着钱国军一起走了。本来觉得这是个很小的案子,交给赵万华就行了。
查了几天,啥都没查出来,他媳妇说得没错,报案人懂得反侦察,不在场的证据做得很充分。
先是让被害人冒雨走出家门,刚好被一楼门口小卖部的大爷看见,充分制造了被害人不在家的证据。
如果走出去的那个人真的不是被害人,那事情就简单多了。
要是把雨天走出去的那个人看作是被害人,那案情就会变得很复杂。被害人走出家门,不知所踪。
这点正是报案人希望达到的效果。
“老钱!我怀疑,雨天走出去的人不一定就是被害人,咱们都被误导了。”
开车的钱国军顿了顿,随后惊呼:“如果那个不是被害人,那被害人就一定还在家里,咱们要再去勘察现场吗?需不需要通知报案人?”
“不用,一会儿咱们就去找那位小卖部大爷闲聊几句,再去走访一下被害人周围的邻居。两个多月过去了,被害人家里的现场早就清理干净了。”
钱国军鼓起腮帮子,紧抿嘴唇,这个案子转过来太晚了,要是当时马上转过来,也许不会这么被动。
可案子刚发生,东城分局也不可能立即就找他们,那样会显得东城分局的人无能。必定要遇到困难,他们无法侦破,才会寻找帮助。
两人开车到了被害人所居住的小区,沈晨鸣四处看了看,这里是几年前新建的商品房,买得起的人都是家里有点钱的。
小区一共六层,每单元面积都不大,两房的五六十平方,三房的七八十平方。环境不错,绿化也做得好。
这几年京都的商品房在悄然扩张,开出了好些楼盘,买的人很多,基本上都是家底比较殷实的人买。
平头百姓也有,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
被害人叫卢芳,是一家证券公司的经理,算是挣得不错,不然也买不起这里的房子。卢芳的丈夫刘金华也是证券公司的,夫妻俩是同事。
这会儿搞金融的人都能叫人高看一眼,毕竟大家对这块不是很熟悉,感觉很神秘。
沈晨鸣和钱国军没有穿制服,公文包啥的全都放在车上,车子停在小区外头,走路进了小区门口。
小卖部是住一楼的人将墙壁打掉,开的一家小商店。里头卖的基本上都是盐巴味精,酱油辣椒干,啤酒白酒这种日常必需品。
其他的东西也有,没有摆在显眼的位置,这些东西摆放得最显眼。
小卖部的大爷满面红光,精神矍铄,一看就是家里日子舒坦的人。
看见他们来,立即起身相迎:“二位眼生,不是我们小区附近的人,想买什么?”
沈晨鸣摸出口袋里的零钱,递了过去:“渴了,买瓶汽水喝。”
“好咧!”
大爷手脚麻利地拿出两瓶橘子汽水,开了盖,递给他们。沈晨鸣和钱国军分别接过,两人喝一口,找了张凳子坐下来,准备跟大爷闲聊。
“我们是东城分局的,卢芳的案子转到了我们手里,听说您是目击卢芳出门的唯一证人,能不能跟我们具体说说当天的情况?”
大爷瞅了瞅问话的沈晨鸣,坐下:“可以。那天卢芳出去是个下雨天,还是在傍晚,她没带雨伞,就穿了件有帽子的衣服,把帽子戴头上。
我怕她淋着雨,就想给她一把伞,喊了她好几声都没听见,像是有急事,走得特别快。后来就听他男人说她失踪了,一个晚上都没回家,不知道上哪儿去了。”
沈晨鸣看过案件的调查卷宗,大爷的话和卷宗上的基本一致,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他今天说卢芳穿着一件有帽子的衣服,头上戴着帽子。
卷宗上没写这点,不知道是记录人员的疏忽,还是大爷当时没表述清楚。
没关系,今天他来了,大爷说得很清楚,卢芳当时是戴着衣服上帽子出去的。她为什么要挑一件戴着帽子的衣服穿着出去?
“大爷!这么说你当时并没有看清卢芳的脸?”钱国军也意识到了问题的关键。
“是!我没有看见卢芳的脸,但是我认识那件衣服,她经常穿。”大爷很认真地回答。
沈晨鸣接着问:“还记得那天下雨的情景吗?下了多久?是卢芳出去时忽然下的,还是一个下午都在下雨?”
思考了片刻,大爷毫不犹豫地告诉他:“那天一天都在下雨,说起这事我想起来了。那天卢芳没去上班,在家里休息,中午来我这里买过方便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