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9. 懿文太子 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谢绝转……(2 / 3)

加入书签

明朝继续落后于世界,华夏无法重列世界之巅。”

见朱元璋面色不好,其他儿子不敢说话,只得太子朱标上前顺毛:“爹,之前我们不是准备扩建造船厂,发展航海吗?待我们建起水军,再取消禁令,定然不会重蹈覆辙。”

朱元璋沉着脸点了点头。

“总结起来就是朱元璋虽然武功仅次于太宗李世民,但文治有些逊色,以至于无法博得千古一帝称号。”

“哦,跑题了,我们说回朱棣上位之事。朱元璋称帝立国后,便立了心爱的嫡长子朱标为太子。他虽然没有学到与李世民的文治,却与李世民一样敬重敬爱原配,偏爱嫡子。”

“不过同样爱重嫡子,朱元璋与李世民又不一样。李世民是皇后生得都是宝,其他庶出全是草。朱元璋是太子朱标是个宝,其他儿子都是草。”

大唐,太子李世民后院的妻妾和唐皇李世民后宫嫔妃:……

朱元璋的儿子们:……对对对,就是这样,我爹就是偏心眼!

“太宗李世民对于长孙皇后所出的每个儿子都爱,一心要一碗水端平,于是对太子李承乾揠苗助长,过于严格,而对当不了太子的李泰过于偏爱,最终过度打击了李承乾的信心,助长了李泰的野心,让着兄弟二人重蹈了自己与兄长李建成的覆辙,一连废了两个大号。”

李建成辞去太子之位后,为了安抚其心,因为为数不多的慈父之心,李渊封其为东海王,许诺李建成其子孙能如东海王的子孙承袭东海王的爵位一样世代相传。希望李建成与李世民能与东海王刘疆和汉明帝刘庄一样保全为数不多的兄弟情义,让李建成得善终。

然辞去储君之位,到底是无奈之举,李建成并无非无怨气。如今听了李世民的儿子会与他和李世民一样相争,不由生出几分快意。对于那尚在襁褓中的侄儿李承乾,也生出了几分同病相怜之意。

不过高兴完,李建成又叹了口气。他能因天幕为了妻儿退一步,李世民既然早知道未来,想来也会有些预防儿子相争的措施吧,只不过有些事情可不是防备就能防备好的。

思及此,李建成郁气稍减,并暗暗下来决心,要比那前人东海王多活些年,且看看他那好弟弟李世民日后如何为了儿子们头疼。

太子宫,太子妃长孙氏听着天幕看着襁褓中的儿子李承乾,心思甚是复杂。二郎如此看重她的儿子,她心中自然高兴,可儿子兄弟相残那也是挖一个母亲的心啊。

思虑再三,长孙皇后召了太医前来。她是想明白了,生那么多儿子有什么用,还是要讲质量。为了李承乾,长孙皇后暂时不欲再生了。

当然只是暂时,而不是不生了。古人视多子多孙为福气,长孙皇后做为皇后自然不会满足于一个儿子。只是她希望次子可以过些年再生,让孩子们有点年龄差。

“那么朱元璋对嫡长子朱标喜欢到了什么程度呢?朱标这个朱元璋的好大儿,被网友称为封建历史上最位高权重的太子。有人玩笑说,要是朱标想造反,朱元璋都能麻溜地奉上玉玺,请朱标上座。”

朱元璋的其他儿子们目光灼灼地看向了朱元璋。

朱标大汗:“不至于、不至于——”

“当然这是玩笑话,但也可见朱元璋对这个儿子的喜爱之情,也因此朱棣的上位之路就特别曲折了。”

朱棣:求别说了!我怕你没说完,我就被我爹一脚踢死了。

“想当年汉武帝二十九岁方得太子刘据,那也是爱若珍宝。在平均寿命不高的古代,汉武帝二十九岁才得此子,一度担心自己和祖父文帝,父亲景帝一样活不过五十,不能看着爱子长大。不成想却承继了祖母窦太皇太后的长寿基因,活成了大汉最长寿皇帝。”

刘彻:哦~原来朕是因皇祖母得长寿啊?原因太皇太后管束偶尔会生出太皇太后老不死这种阴暗心思的少年天子,这会儿倒是真心希望太皇太后能更长寿了。

“然当一度为武帝独子的卫太子不再是独子,母亲卫皇后年老色衰,最大的靠山舅舅卫青和表哥霍去病相继早逝。做了爷爷,不再娇嫩可爱的卫太子也从父亲的掌中宝活成了掌中沙,被巫蛊这样愚蠢可笑的诬告逼上了绝路。”

因天幕透露卫子夫会取代陈后成为大汉皇后,窦太皇太后怕女儿和外孙女脾气上来对卫子夫下手,便将卫子夫召到了自己身边。窦太皇太后起先并非看重卫子夫,而是怕因卫子夫之故,让大汉失却了两位大将。

后又听到汉宣帝部分,太皇太后才对卫子夫看重起来。她老人家疼爱女儿和外孙女,但更看重大汉天下。

听到这里,卫子夫有些恍惚。

卫子夫才入宫,如今在窦太皇太后身边,说是伺候,但太皇太后并不将她当奴婢,反而赐了奴婢在她身边伺候,令女官教她读书识字。

虽尚未得天子宠幸,却因天幕之故,连家人和自己的结局都知晓了。什么弟弟卫青和外甥霍去病是大汉双璧,却纷纷早逝,未来儿子也会失宠于天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