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丝绸之路(1 / 3)

加入书签

“不相信啊?这把椅子是我曾祖母一百岁时,得了老人病后,走路不太稳当了,家里给买的。”女主播解释道,“她老人家过世后,我伯伯前两年膝盖半月板手术时用过。这回,我伤了腿,奶奶从老屋里又给翻出来了。你们说是不是祖传?”

【哇,阿宋,你曾祖母活了一百多岁啊?】

“对啊,不止曾祖母活了一百多,曾祖父也是活了近百岁,还有一位姑祖奶奶活了一百零七岁。爷爷兄弟姐妹五人最大的九十岁,最小的七十岁,俱是身体康健,反而是父辈年轻时赚钱辛苦,多多少少有些毛病。”

嬴政激动道:“主播说她的曾祖母活了一百多岁?”

“陛下,她还有个活了一百零七岁的姑祖奶奶。”赵高道。

主播提到过秦二世胡亥使大秦二世而亡,但又不曾细说。嬴政不知道幼子胡亥因何成为秦二世,但已令人将胡亥□□,希望获得更多信息再处置,而主谋赵高和共犯李斯尚未暴露,还居于高位。

“此女能主持天幕,莫非是因其家族长寿?”嬴政若有所思,“令人将她的一言一行记录下来,找到他们家族的长寿秘密。”

“一定是上天派其为陛下指点迷津,那女主播说的其他东西,或许是对陛下的考验。”赵高忙道。

嬴政深以为意,听了那么久总算听到了一些有意思的东西。长生如此逆天之事,考验绝不会简单,难怪这女子之前说那么多足以诛九族的逆论。

天幕下有嬴政这种想法的皇帝和贵族不在少数,原本觉得女主播尽说些女人之事的嫌弃也忍住了。只恨不得女主播每天直播,将长寿秘密告诉他们。

“好了,不说这个。刚才讲的两位巾帼英雄都是西汉人,恰好手上拿着的黄瓜,不如我们就来聊聊黄瓜及与它有关的西汉人吧!”女主播举着手中的黄瓜,笑了笑道,“黄瓜有很多别称,诸如刺瓜、王瓜、勤瓜、青瓜、唐瓜、吊瓜,但它进入中原之初是叫胡瓜。”

这是胡瓜?骗人的吧!天幕下的百姓看着主播手中翠绿可爱的黄瓜,怀疑道,然阿宋并不知道百姓们的质疑。

【汉武帝!汉武帝!汉武帝!】屏幕中央突然出现了一排文字,已经知道自己就是汉武帝的刘彻有点小激动。

“哈哈,黄瓜进入我们的餐桌确实离不开汉武帝的英明决策,但我们今天要说的不是汉武帝,而是将黄瓜带回中原的英雄人物。那这个人,我不说大家也不陌生吧?”

果然,天幕中闪过了一排排密密麻麻的文字,大多数简体字,刷的都是博望侯张骞。

汉武帝及之前的朝代尚不知道张骞是谁,而汉武帝之后的朝代,百姓也大多不知道张骞。在古代识字率低,消息传播困难,普通百姓可没有现代社会的人知道那么多消息。许多偏远地区的百姓可能连皇帝是谁姓什么都不知道。

“答对了,他就是被梁启超称赞为‘坚忍磊落奇男子,世界史开幕第一人。’的博望侯张骞。”女主播笑道。

“人民的智慧是不可估量的,我们的先人在进化的过程中,培育了五谷等各类主食,驯化了各类家禽家畜和蔬菜,丰富了我们的菜篮子。但养育出丰富的八大菜系,仅凭本土驯化的品种还远远不够,跨地域引进的新品种也是我们的重要构成部分。”

“两汉两晋由西北陆路引进的胡系列食物:比如胡瓜、胡萝卜、胡麻、胡蒜等;南宋至元明时期引进的番字系列食物:番茄、番薯、番椒、番石榴、番木瓜等;以及清代及近代引进的“洋”系列食物:洋葱、洋姜、洋芋、洋白菜等。”

“提到跨地域引进的新品种,那么必然要提到两个人:西汉时丝绸之路的开辟者,汉武帝时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博望侯张骞以及大明永乐大帝时的航海家、外交家三保太监郑和。前者被誉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而后者虽同样意义不凡,但每每提及却又觉得意难平。”

刚结束靖难登上皇位的朱棣看了一眼身旁的郑和,三保、太监、郑和,如此要素齐全的指名道姓,连同名同姓的可能性都否定了。若是还不晓得这个人是自己身边的人,他就不是竞争上岗的朱棣了。他倒是要听听是什么意难平。

若真有那什么意难平,他就给平了!

不想女主播的话题又跳到了其他地方。

“太史公司马迁《西南夷列传》中有个故事: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说的是汉时西南有小国叫夜郎,国土很小,人口不多,物产更是少得可怜,但夜郎国王却以为夜郎是全天下最大的国家,问大汉的使者,夜郎国与大汉哪个大,这就是夜郎自大的故事。”

“我们常以夜郎自大来嘲讽坐井观天的人,但实际上在中华历史上与夜郎王一样坐井观天而不自知的皇帝比比皆是,此处尤其点名明清的皇帝。纵观历史非常有趣,如汉唐等先代王朝,生产力落后,不知天地之广博,本最有资格‘坐井观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