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30 章 转醒(2 / 3)

加入书签

沈确在发烧。

他体温偏高,江巡的指腹则略带冰凉,君王全身上下都笼罩在篱幕里,只露出一点手指,正点在他的腕子上。

病中人对温度敏感,冰冷的手指触上皮肤瞬间,沈确便起了鸡皮疙瘩。

他不知想到了什么,居然偏过脸,不敢在看了。

66扫描过一个营地,如今已经是很有经验的小系统了,它飞快的分析数据,给出结论:“没有特别严重,把沈琇那个方子拿过来,改改就能用,就是让他注意休息,最近别工作了。”

江巡心道:“我也得劝得住才行。”

让沈确别工作,这得是多么大的工程量。

江巡将66的方子告诉薛晋,让他下去煎药,而后江巡的视线掠过如山的文书,踌躇片刻:“沈先生若信的过我,我能代劳一部分文书。”

说着,他咬了咬舌尖,觉着不对。

他说错话了。

薛晋再怎么信任他,沈确与洵先生的身份也是天壤之别。

沈确是什么身份?是文渊阁大学士,当今帝师

,能过他手的文书都极为重要,能顷刻左右战局,而江巡如今是个什么身份?是山野白身,没功名的普通人,一个普通人想要替大学士处理文书,万一他是敌国叛徒或者别有目的,该如何收场?

沈确不可能把文书给他,是他自讨没趣。

江巡便起身:“是我失言了,只是希望沈先生多多休息,没有其他意思。”

说着,他转身欲走。

“等等!”沈确顾不得许多,竟伸手抓住了江巡的腕子,“陆先生,如今内忧外患,正需要有人代劳,您若愿意,咳咳咳……”

他说到一半,便掩唇咳嗽起来,江巡迟疑着抬手,拍了拍沈确的脊背。

他小时候咳嗽,娘亲是这样替他顺气的。

沈确缓了缓,才笑道:“您愿意处理公文再好不过了,就是开头几天我得在旁边看着。”

江巡:“……嗯。”

外人批公文,沈确当然得看着,江巡没觉得不对。

可当下午,他搬着椅子和沈确一起办公时,他觉得有哪里不对。

沈确不像在监督可疑人员,他像是在教学生。

他将优劣利弊尽数罗列出来,给江巡逐句分析。

沈确害怕将疫病传染给江巡,坐得远远的,可指点却细致入微,他将文书里的条理拆解了,揉碎了,尽数教给江巡,像在指导最喜欢的学生。

江巡有一瞬间的恍惚。

他身处苦寒之地的塞北,窗外是早已凋零的枯荷残柳,可他坐在沈确身边,却像回到了文渊阁,回到了边角一方小小的书台,他恍惚间抬眼,似乎看见了文渊阁外高大粗壮的银杏树,秋天来时满树金黄,叶子铺了满地。

江巡便这样,接手了一部分文书。

他虽然去了二十一世纪,可文书中的弯弯绕绕需要实践,他也半通不通,但沈确给他讲清楚,他很快便能举一反三了。

而军营的情况也一天天好了起来。

有66在,等于自带了一个超大型数据库,江巡每隔几日看诊一次,他带着幕篱出入其中,记录数据,调整药方,这时候人的身体还没有耐药性,简单的方子作用却不小,渐渐的,康复的人越来越多。

沈琇却还病着,没有要醒的意思。

66为他改了几次方子,效果都有限,江巡日日替他看诊,66也苦思冥想,看有没有新的方法。

这日江巡照旧来看沈琇,他在床沿坐下,装出把脉的样子。

66咦了一声:“我觉得他身体情况还不错。”

换句话说,也该醒了。

床上,沈琇正意识昏沉。

他陆陆续续睡了小半个月,身上无一处不疼,眼皮也沉重至极。

他艰难的挣扎片刻,睫毛抖了又抖,终于睁开了一条缝,刺目的白光涌入眼球,沈琇眨了眨,正想说话,又愣住了。

他眨了眨,又眨了眨,最后重新闭上眼睛。

——我一定还没醒我一定还没醒我一定还没醒!

天杀的,这个戴幕篱为他把脉的年轻人到底是谁啊!

沈琇一直昏着,直挺挺的和个尸体似的,江巡便也没了戒备,幕篱的白纱被床脚挂住,恰好掀开一线,能让沈琇窥见白纱底下的那张脸。

“……”

青衣白幕篱,还有这身形。

沈琇记得,这人是洵先生。

他感到窒息。

实话实说,沈琇想象过无数次洵先生的模样,他可能是个清癯瘦骨的老人家,可能是个儒雅温润的中年人,但他独独没想到,是这张脸。

这张与皇帝陛下一模一样的脸。

江巡的眉眼很漂亮,线条转折流畅,上朝时他常常皱眉,便无端显得阴郁,可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