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章 圣人失意(2)(2 / 2)

加入书签

用委婉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大意是,“君子行事,以礼为据——施舍力求丰厚,敛赋尽可能微薄,行事要恰如其分,如是足矣。若不以礼为准绳,贪婪冒进不知餍足,虽按田亩征税,仍然不足。季孙氏若要行法度,周公之典可为依据,若要随性而行,又何必征求老夫的意见呢?”

话说到这个份上,只要稍微具备阅读理解能力,已经读出了弦外之音。孔子其实是想表达,目前适用的赋税制度已经能满足鲁国的财政支配。若是再施改制,平民的税负沉重,实则是加重对他们的剥削,并非仁政,还请季孙氏三思。

冉有回去复命,季孙肥二话不说,一脸的不以为然。

第二年春,季孙肥下令,“用田赋”正式实施。

行动是内心最真诚的告白。面对孔子的提议,季孙肥没有只言片语的回复,却用最快的速度推行改制,可见他对孔子迂腐看法的不屑一顾置若罔闻。

这是孔子回归朝廷后季孙肥对他首个重大政事的咨询,就以这样的方式终结。二人心中都明白,对方不是自己的知音同好,彼此只能做相安无事的陌生人了。

身为国家实际上的执政者,季孙肥所为是职责所在。不断增加赋税聚敛更多的财富是天然的冲动,跟人吃饭睡觉入厕一样,是政府的本能。

放眼现代国家,比如美国,他们个人所得税的变动非常灵活,上至35,下至15。八十年代“滞胀”时期,为了盘活经济,政府主动减税,裁员减薪,税负下降。经济复苏过后,进入过热,税负马上上调。

政府之所以勒紧裤腰带,主动从自己身上开刀,绝非做慈善,而是逼不得已。大家都在一口锅吃饭,企业倒闭,个人破产,政府的税基大幅减少,就算保持高税率,收入还是下降的。如果不变通,恶性循环加剧,最终政府仍然不得不下调税率应对经济衰退。

与其被动减少,不如主动减轻企业负担。先把蛋糕做大,税率虽少,仍然有税可征。企业、个人税负减轻,会有更多的余钱用于消费,更多人消费意味着更多人有了收入。有了收入再消费,形成良性循环,政府仍是最终受益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