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5章 卧薪尝胆(1)(1 / 2)

加入书签

目光调转到长江中下游,兵败过后作为奴隶抵押在吴国服侍吴王的越王勾践,苦日子终于熬到了头。

此时,距离“夫椒之战”已近三年。这三年里,越王勾践跟妻子在吴国做牛做马,服着苦役。为了让父亲在九泉之下安心,吴王特意将越王夫妇安置在阖闾墓旁的草屋中,时时提醒越王曾经犯下的罪行。除了守墓,越王夫妇还要日日拜祭打扫,以期赎罪。

除此之外,夫差每次出行,都命勾践为他驾车,以示越国已完全臣服于吴国。

范蠡也没少受罪,喂马砍柴,洒扫庭院,生火烧饭,清洗鱼网等等,卑微低贱的仆役干的活,一样不落的包揽上身。

功夫不负有心人,吴王夫差对越王勾践的表现很满意。既对父亲有了交待,又逞了大王的威风,还大大羞辱了越国。看样子,以后越国一定会服服帖帖,哪里还敢反抗?

于是,越王夫妇以离乡太久,思念亲属为由,请求吴王允许他们返国。吴王夫差志得意满,欣然允诺。

就这样,越王勾践一行顺利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

回到家乡,看到治下民生艰难,人口凋敝,景象凄凉,勾践不禁悔从中来。因为自己的不自量力,差点断送了父辈打下的江山。更难堪的是,身为一国之主,竟沦落到为奴为婢的境地。这份屈辱,人前哪敢流露?只能在夜深人静偷偷饮泣。第二天,擦干眼泪,忍着煎熬,艰难前行。

为了激励自己奋发向上,勾践在屋里挂上一只苦胆,提醒自己,绝不忘记曾经受过的侮辱!

总有一天,吴王加诸己身的羞辱是要偿还的。若要报仇,仅凭一腔恨意是无法实现的。越国的实力弱于吴国是不争的事实,要想战胜吴国,摧毁吴国,唯有一条路——富国强兵。

为此,越王召来范蠡,问他如何才能增强越国的实力。

范蠡说道:“治理国家有三件事要注意:国家强盛时要设法保持;国将倾复时要设法转危为安;平时处理国家政事要节制得当。”

越王问:“如何才能做到这三点?”

“要保持国家强盛就应顺从天道,要使国家转危为安就应顺从人道,要妥善地处理国家政事就应顺从地道。”

“而今越国已度过危机,要如何处理政事?何为顺从地道?”越王追问道。

“只有大地能包容万物,畜养飞禽走兽,受其名而享其利。凡物不论好坏,都使之成长,养活人的生命。时令不到,不能勉强生长;功夫不深,不能勉强成事。顺乎自然,权衡天下大势,等待时机的来临,再加以匡正,才能在适宜的时机使天下稳定。”

“君王应和百姓共同从事耕织,消除百姓的祸害,以防上天降下灾殃;开辟荒地,充实仓库,让百姓富足;不要让民众旷时废业,以致酝酿祸乱。”

“天时将有反复,对付吴国也会有间隙可乘,只有懂得天地运行的规律,才能从中取利。如果对吴一时还无机可乘,天时还没有转化的迹象,君王就应专心安抚和教育民众,等待报复时机。”

听完范蠡一番天时人事的说辞,越王连连称是。想当初,就是因为不听范蠡的话吃了大亏。经过三年共患难的仆役生活,越王已经十分了解范蠡的为人,于是说道:“不谷(意思如同‘寡人’)之国,就是蠡之国,一切听凭大夫谋划。”

范蠡先是谢过越王的信任,接着又道:“国境之内,如何治理百姓,比如怎样限制春、夏、秋三季的游乐活动,不扰乱农事,不违反天时,使五谷丰登,人口繁衍,令君臣上下都满意——这些事情,在下比不上文种。”

“国境之外,对付敌国,决断大事。顺应阴阳的变化和天地的运行规律,做到柔顺而不屈服,坚强而不僵硬。赏罚的施行以天地为常法,生杀取予以天地为准则。天因人,圣人因天。人怎么行动,天地就显示怎样的征兆,圣人凭借天地的征兆去完成大事。”

“所以,能战胜敌人而不给它报复的机会,夺取敌人的土地而不让它夺回;兵胜于外,福生于内,而名声卓著——这些事情,文种不如我。”

“爱卿所言极是。从今往后,内政交文种,外事由大夫主持。”越王高兴得合不拢嘴,心头大石终于落地,积压在心中的愤懑一扫而光。

分工已定,范蠡把文种叫到一起,草拟越国的内政外交政策。二人起草完毕,呈递给越王。越王看后,很快敲定。

“夫椒之战”结束后,越国的三万人马只剩下五千,要扩大军备,必须先有人。人口蕃盛,发展经济才有劳动力,军队才能增加军士人马。

为此,增加人口被提上日程。

“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

不允许老少配,目的是提高人口质量,优生优育,防止后代品质不好;提倡早婚早育——女子十七、男子二十必须嫁娶,否则祸及父母。

这些是硬性规定,老百姓必须做什么。只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