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瑙(2 / 2)
风俗迷住了,忙问:“后半段是什么?”
“两家人订婚时,婆家要看一看新娘家的宝石,根据这些宝石的色彩和质地,搭配一件眉心坠。到了婚礼那天,娘家的珠帘和婆家的眉心坠合二为一,一起组成新娘的首饰。”
随着他的讲述,林陶不禁想象起了那幅画面:五彩的宝石连缀成华丽的珠帘,盖在新娘的额头上,她的眉心处有一块耀眼的眉心坠……这件首饰不仅美丽绝伦,更承载着两家长辈对新人的祝福,想想就觉得很美好。
不过,这个样式的饰物,听起来似乎有几分异族风情?
林陶的心念一动,趁机问道:“这到底是哪里的风俗啊?我怎么没有听说过?”其实,她已经猜到了玄望舒的身世,那么这个风俗,就很可能来自云州。她提出这个问题,是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
玄望舒的眸子一暗:“我的母亲并非帝都人士,她来自遥远的地方,你没听过那里的风俗也很正常。”
林陶看出他有些不悦,而且有意回避,便不再追问了。她在心中暗想:你不说也没关系,待我去打听一番云州的风俗,不就知道了?
她默默地把这一盒玛瑙塞进随身的荷囊,又顺手从荷囊里掏出一块蜜饯,塞进玄望舒的嘴里:“无以为报,请你吃蜜饯吧!”
玄望舒嚼着这甜到拉丝的蜜饯,竟不觉得腻。
不知不觉间,马车已经到了宫门。
验明正身,进入宫门,玄望舒又嘱咐道:“你近日要小心些,尽可能避开晴翠宫。哦对,也离我父皇的地盘远一点,他正在气头上。”
*
皇帝这一生气,就气到了八月十五。
宫里每个人都战战兢兢、谨言慎行,但是到了中秋节,总不能再躲着皇帝了。
这阖家团圆的日子,宫里也设宴款待,皇后还命内府寺安排了盛大的烟火。
中秋之夜,诸位嫔妃、皇子公主,齐聚于皇后的立政殿,共享盛大的宫宴。
桌上摆着八珍玉食,酒壶里装满陈年佳酿。屋顶上、墙壁上悬挂着许多灯盏,暖暖的黄色灯光照映着,整座宫透出一股温馨的味道来。
在祥和温暖的氛围中,皇子和公主们一个接一个地向皇帝恭祝佳节。皇帝抬眼看去,众多儿女中唯独缺了三皇子。他不禁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不论是身为父亲还是帝王,他自认为给予三皇子的偏爱都不算少。然而,那个不懂事的臭小子,既不能体谅父亲的难处,也不懂得君王的平衡之道,一心只惦记着东宫的储位……怎么可能不失望呢?皇帝的心情,当真应了那句“恨铁不成钢”。
皇帝心情沉郁,整座宫的人都看在眼里。
这时,皇后缓缓举起酒杯,柔声劝慰:“陛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不管怎样,今夜是明月正当空,陛下不妨珍惜当下,珍惜眼前。”
这番话,算是说进了皇帝的心坎里。
他抬起眼睛,看着后宫佳丽,个个貌美如花,再看皇子公主,一个接一个的飞快长大。珍惜当下,珍惜眼前——眼前的这些人,才是值得珍惜的人啊!
皇帝心中感慨,举起酒杯:“皇后说得有理!来来来,朕为各位爱妃、各位皇子公主祝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见皇帝的情绪高昂起来,众人都是忙不叠的起身致意,纷纷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唯独一个李姓才人,只是做了个饮酒的姿势,实则滴酒未沾。落座之后,她悄悄把杯里的酒水给倒了。
她这一番小动作,没有逃过另一位王姓婕妤的眼睛。
王婕妤笑眯眯地对李才人说:“妹妹,这团圆的日子,不喝一杯怎么尽兴啊?”她想说的是,方才是陛下祝酒,你竟敢不喝?这不是拂了陛下的面子吗?
想不到,李才人公然推脱:“姐姐,臣妾并非扫兴,而是身子不适,不宜饮酒。”
王婕妤没有放过她:“我看妹妹的秀眸如秋水潋滟,脸色更是艳如桃李,丝毫不像病弱的人呐?”
李才人是去年才进宫的新人,如今正值春风得意的时候,怎么肯吞下委屈?既然王婕妤步步紧逼,她就没有不反抗的道理。
她故意低了眉、垂了眼,作出一副羞答答的模样:“姐姐有所不知,就在上个月,陛下启程去苍灵之前,臣妾曾侍寝了一夜,未承想,月事便推迟了……臣妾不是扫兴,而是担心……” 说着说着,小脸儿都红透了。
皇后坐在高台之上,一听这话,顿时大喜过望:“哎呀呀,有这等好消息,你瞒什么?”反手就是一道急令,“快宣太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