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87章 对垒(3 / 3)

加入书签

军务调动要有明确的备案,这涉及到各种物资以及后备民兵的调动。督军府会转呈王言,也让王言有所准备,及时应对。

这是一场本就注定了结果的战争,不过这世上多的是不死心,不甘心的人,老曹就是这样。

鄱阳县城的官署之中,曹操头痛的揉着脑袋,一边喝着酒,一边苦思着应对之法。

荀攸拱了拱手,起身到一边写了军令,交由曹操看了一眼,而后用了印,由军士快马传令。

强如王言,渡江尚且如此费劲,何况他们的那些小舢板。

那么郭嘉、贾诩等人想到这里了么?肯定想到了。都是有数的聪明人,如何也不会忽视了这一个地方。只不过贾诩的任务在于看家,而郭嘉的任务在于统筹汉中全局,负责对蜀地的进攻。江关太远,郭嘉不能及时过去决断,一个不好就会葬送数万大军。

至于他行军的补给问题,那实在是太简单了。江上都是战船,对面全是补给。所以在战线推进以后,便调遣了河对岸的民兵过来押送俘虏,刨坑埋尸,顺便补充兵员损耗。

“下宣汉,则我大军可直入蜀地,无有拦阻。然我料曹军必然欲重兵下我西城,意在汉中,更在我京畿之地。来此之前,我亦欲攻打宣汉,然我武关牢不可破,南阳重兵集结,纵是此安康,去将军两万兵马,又余三万之军,可以护佑我后方无忧。

最重要的原因,当然还是因为优势在他们这边。郭嘉跟随王言二十年,深受影响。更加的倾向于,用最小的代价结束战斗,而不是行险。

但显然,英明了二十四年的王言,仍旧英明。

后边的仗,就是硬挺着打的,因为不打不行。他们全都寄希望于,能够在动态的战场之中,找到弱点,一击而胜,绝地翻盘。

而一旦渡过了长江,守卫长江的兵力就得到了解放,那么老曹就是兵败如山倒。别看他同样也解放了守江岸的士兵,但是他的一线士兵要靠着人多才能取得优势,同样的,他的二线士兵也是如此,他的军队素质确实是干不过王言的军队。

他本还准备着应对将领的诘难,没想到赵云一句废话都没有,完全的听命行事,这让他很开心,却也不免有一拳打到上的感觉。逼没装起来,不舒服啊。

他知道,老曹来了……

日常感谢投月票的好哥哥们支持、

感谢投推荐的众位哥哥们支持、

感谢默默看书的大哥们支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