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76章 转移目标(3 / 7)

加入书签

着案子。

赵振东十二号消失,赵振业十四号上午报案,当时的民警当天就去走访过一圈,然后不了了之,两年后在八里河的河里发现了赵振东的尸体。

王言将目光放在了赵振业的身上,一般这种案子,亲人肯定也是在怀疑之列的。即便所有人都觉得赵长义的可能更大,但是这种

赵振业比赵振东大三岁,当年四十六,有一儿一女,当年大儿子二十,小女儿十六,他在工地干力工养家,儿子早早辍学不念打工,女儿读书倒是还可以。

对于这个亲弟弟,赵振业肯定是操碎了心,也是烦透了的,主要他们俩就挨着住,想眼不见为净都不好使。所以虽然平日里各种看不上,但还是经常管饭的。主要他也跑不了,那么个耍混的二流子,他又是亲哥,打过骂过还真没办法。

村里人对于赵振业的评价还是不错的,老实本分过日子的人,平日里与人为善,少有跟人红脸的时候,而且还挺喜欢看书的,没事儿爱好书法,跟亲弟弟是两个极端。

毫无疑问,这是正常的亲哥兄弟之间的关系,走访一圈,村里人也没说过两人有什么矛盾。无外乎就是赵振东烂泥扶不上墙,但是也谈不上拖累赵振业,打也打过,骂也骂过,全都没有用,偶尔管顿饭别给饿死,亲哥当的就算是到位了。

所以当时

而在赵振东失踪一年多以后,赵振业一家也攒了钱在平安区买了个面积不小的老房子,零九年的时候房价正是抬头的时候,那时候才四五千,现在平安区的均价在两万二。又隔了三年多,赵振业快二十六的儿子结婚,又在平安首府了一套新房,那时候就一万出头了,但是一样的,现在房价也是两万多,买到就是赚到。

而且赵振东无儿无女,他那个房子也归了赵振业,他们搬走了,但是并没有卖了老房子,毕竟一直都传说拆迁,攥手里等着呢,现在也是租了出去等着呢。这算是苦尽甘来了,他们的房子卖一套,轻松套出来三四百万。这边东宁村的两个院子拆迁,那又是一笔不少的钱,成功解锁了身家千万的人生成就。

前边的是卷宗上记录的,搬家的事儿是王言之前走访东宁村的时候知道的。只不过那个时候他不知道这个命案,虽然听人说了一嘴,但是也没怎么细打听,毕竟村里人都觉得是赵长义弄死的……当时王言还给赵振业打了电话,简单的聊了几句。

现在重新调查,王言认为还是有必要再对赵振业这里深入调查一下的,要不然查谁去呢?

赵振东是个没胆子的,他在外面就不可能惹下什么要命的大麻烦。老婆都被赵长义睡了,还因此离婚,赵振东怎么可能不知情?就像王言之前说的,这种奇耻大辱,赵振东要是真的有种,当年就应该提着刀去砍赵长义,哪里还能又混了二十多年才来个失踪。

不是赵长义干的,那么目前嫌疑最大的,就是村里的其他人,

而且另一方面来说,专案组不是吃饭不干活的,人家都是专业的。侦破方向错了,不代表该做的他们没做。不独是赵长义和赵振业,村里的其他人也被调查过的。毕竟赵长义那里迟迟打不开局面,只能将目光转向村里,就是村里人跟赵振东吵过架,都得来回调查一圈,就这么强的力度。

不过显然,村里的其他人也被排除了。所以现在王言从头再来,还是得查一下赵振业。

毕竟赵振业也不是没有作案动机,看不过去废物弟弟,没事儿还总跟自己耍浑,也是说的过去的,什么时候一激动,就给赵振东弄死了也不一定。

至于折磨一天多的时间,这也可以说的通。发泄多去多年之中,赵振东给他带去的负面情绪么。

不过就是有一点,赵振东身上的伤是多人造成的,这也是排除了很多人作案嫌疑的一点。一般而言,杀人的事儿肯定是越少人知道越好,如果是村里的其他人,应该就是一个人动手,这也符合往不远的八里河中抛尸,但这没办法解释清楚赵振东身上的各种伤。

赵长义就不同了,那是一定程度上属于有组织犯罪的,人家手下有狠人。这也是为什么一直抓着赵长义不放,就属他能力强。但现在又确定了,不是赵长义干的。而且一开始接触这个案子的时候,王言就觉得矛盾,他们就不应该把人往八里河扔。

这些都是矛盾的地方,也是诱导调查方向错误的原因……

如此又仔细的翻看了一遍卷宗,时间已经来到了十点,王言长出一口气,张开双臂伸着懒腰,晃着脖子,正对上夏洁看过来的眼神。

“还是没头绪?”

笑了笑,王言拿起保温杯拧着盖子:“那还用问嘛,肯定没线索啊。行了,这都十点多了,收拾收拾回家吧。继伟,你值班啊?”

“我是明天的班,在这给师父的案子写材料呢。”

“那等什么呢?走了。”

王言喝光了茶水,溜溜达达的到一边去倒了茶叶。

“言哥,你们说大树他们那事儿怎么样了?我看刚才他们回来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