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穿越(1 / 2)
第二天吃过早饭,联系了就近的运输队,帮忙把物资运送过来。
等运输队走了,才想起来没有仓库啊,又着急忙慌的订了三天使用期的毡房。
下午三点多,所有的东西才送过来,一起来的一个大叔说,冬虫夏草要到晚上八点多才能送到,也是时间太紧了,牧民居住的又比较分散,挺费时间。
等所有东西都到齐了,付了尾款,本次消费6170多万。
难得又睡了个好觉,第二天睁开眼睛就往机场赶。
接下来近两个月的时间,叶倩倩都在四处飞,各种跑。
能想到的,能查到的,不论是小到锅碗瓢盆,吃喝拉撒,还是大到挖掘机、四轮车,只要有一点用处的,全部买了。
就说为什么不买飞机、武器?
开玩笑,她要去的是哪里?那可是混乱的六七十年代啊,不要命了吧!
连着转了十几个国家,吃穿住行,但凡是可以提高当下生活质量的,全部拿下。
金条也是囤了一吨,手上的资金能花多少是多少。
六十多天,资金花了个七七八八,目前剩余65亿。匿名全部捐给了国家,希望能为国家的发展添砖加瓦吧。
无家可归的人,现在睡在酒店。
晚上一闭眼,又是熟悉的地点,熟悉的场景,只是越来越清晰了,跟个看客似的,就这么又过了一晚。
第二天早上起床,美美的吃了早餐,准备再去游海,顺便丰富一下空间的大海。
正兴奋的收取呢,游艇附近响起了警报声,还没等看出什么门道,额头锃的一声脆响,这是......嘎了???
接着就陷入了一片黑暗......
......
叶倩倩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就听到门外的争吵声,声音不大,但是挺吵的,一股子压抑。
摸了一下额头,不痛,也没有伤口。
慢慢的坐起身,垫了个枕头在后背,开始环顾四周。
一间不到5平米的卧室,除了身下的小床,就是床旁边的衣柜,两米高,不到1.5米宽,就到头了。
靠近门口的这一边,摆了一张书桌,上面摆着日常的洗漱用具和几本红宝书,平时抽时间就要背一背,不然出门不好和人沟通。
除了一把椅子,别的就没什么了。
脑子锃锃的疼,揉了揉额头,慢慢的想着,“这就是爷爷说的那个年代?”
是七十年代吧?
随着一阵眩晕,一股记忆袭来,好吧,这就是爷爷说的那个年代,七十年代。
他们一家住的是钢铁厂的职工宿舍,就是俗称的筒子楼。
一个60平的小房子,硬生生隔出来个四室,爷爷奶奶一间,爸爸妈妈一间,她和哥哥一人一小间(一间正常的卧室隔出来的两间小卧室)。
家里有一个小小的拐角厨房,不足3平,瓶瓶罐罐的放了一堆。要不是家里奶奶和妈妈巧思巧想,都放不了这么多东西。更不用说还有锅碗瓢盆之类的。
好在他们家是左边的最后一家,靠着楼道的窗户,做饭也是能透透气的,只要不做肉的时候。
洗手间是公共的,在住宅区后面一排,走路也就七八分钟,不算很远。
现如今,这个年代就是,吃饭要粮票,穿衣要布票。
衣服很少有现成的成衣,都是买布回家自己做,有缝纫机的都很少,都是纯手工。
蔬菜什么的都是按量按季节供应,夏天和秋天还好,冬天春天那就惨了,不是萝卜白菜,就是白菜萝卜,最多就是有手艺的人家做点酱菜,再没有别的花样。
也就是在北方,粮食相对来说还能充裕一点,至少能吃个半饱。
像是水果啥的,不论什么品种,一年能见一回就不错了,还是瘦瘦小小的。
肉类主要就是猪肉、鸡肉、鱼,其他的海鲜之类的吃不来,平时也见不到。牛羊肉一年能吃到一次就算很好了,价格还死贵死贵的。
自从出了政策,每家养鸡不超过3只,鸡肉市面上也很少见了,就算有也是国家单位养殖售卖的。
平时有事了邻里邻居的可以帮把手,偷摸着金钱交易的,明面上就是帮忙。
现在是1972年6月,北方的天算是热了。
叶老爷子(叶国强),今年65岁,钢铁厂退休工人一枚。
叶奶奶(孙秀花),今年62岁,棉纺厂退休工人一枚。
叶爸爸(叶泽盛),今年41岁,接了叶爷爷的班,在钢铁厂上班。
叶妈妈(赵晓花),今年37岁,接了叶奶奶的班,在棉纺厂上班。
哥哥叶枭,今年22岁,五年前就入伍当兵了,现在已经是个连长了。
接下来就是自己,高中刚毕业,还没找到工作,平时就在家照顾叶爷爷和叶奶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