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三章 国家建设与出大事了(2 / 3)
不错,北美现在可是一片蓝海,虽然印第安人生产力也不高,可那边连市场都没有出现,我们可以用粮食、瓷器、茶叶、丝绸去换他们的金银铜。”“马上就要入冬了,要是过白令海峡的时候冻住了怎么办?”吕夷简挠挠头。随着年龄越大,他最近也有点老糊涂了,思维下降得厉害。赵骏没有嘲讽他,只是说道:“现在是筹备嘛,又不是马上出发,何况即便是冬季出发,等到了白令海峡的时候也已经春天了。”“也是。”吕夷简这才醒悟过来。“知院,这里还有一份文件要签,是开封府那边最近判的公文,要是没什么问题就依次判决。”蒋堂也拿了份公文过来,其实开封府判的案子如今都大部分都属于民事诉讼,刑事诉讼都转交给大理寺和审刑院,开封府只负责抓人就行。不过赵骏也是要求开封府把每年判的一些经典以及特殊案例上交过来,因为从这里面他能够看到一些民生问题。比如上个月就发生了一起民间金融借贷案,目前朝廷的交子银行只限于大客户,已经开展了存款、借贷等多项业务,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朝廷并不会给予他们借贷服务。这么做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哪怕是后世那个信息发达的年代,银行借贷业务全面铺开的情况下,也依然会出现难以监管,容易暴雷等多方面情况。要是在古代大范围这么做,结果就可能是像青苗法那样,由于监管不利等等因素,朝廷去放贷,官商勾结,给朝廷带来损失。所以现在暂时不开放这项业务,交子铺也没有在全国各地开设,等到大宋再从贸易当中赚了足够的钱,拥有称霸世界的武力,对内的治理达到了鼎盛时期的时候,再开放以全面促进经济发展。但朝廷不开封金融借贷,民间大宋的借贷业务完全没有停止过。去年就有个汴梁商人,就以去日本做生意为由,用高利率吸引了大量百姓把钱借给他,而且找了人担保。结果那人直接卷款跑路,到了日本就不回来了。眼看还款期限到来,百姓们纷纷告到开封府,开封府难以抉择,就只能上报政制院。赵骏一看,这不妥妥的非法集资吗?随后立即修改法律,把这种问题定性为非法集资,然后把担保人捉拿下狱,全国通缉那个捐款跑路的商人,让日本那边拿人。至于百姓那边怎么交代,没办法交代。朝廷有钱可以赔给他们,但朝廷不会赔。一来这是民间借贷,不关朝廷的事情。二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民间借贷朝廷赔款了,那是否就说明以后再发生这种事情,朝廷继续赔下去?到时候不仅会造成非法集资泛滥,反正有朝廷兜底,甚至还有人故意这么搞,故意卷款逃跑骗钱。所以朝廷不会管这种事情,只能出台相关法律限制非法集资,并且捉拿逃跑的犯人。运气好抓回来,且卷走的款项财产还在,那就好说。要是运气不好,百姓只能认栽。这个月又上来一批新的特殊案件判决公文,赵骏随意翻了两页,目光注意到里面一件案子,笑道:“没想到大宋遥遥领先啊。”“怎么了?”蒋堂纳闷道。“这典房制度有点意思啊。”赵骏指着这桩案子道:“让我想起了后世韩国的全租房。”这个案子是一个百姓花了房价的60%租了一套房子,按照契约,三年后房东应该把钱还给他,结果房东做生意失败,没钱还了。开封府于是判决,这名百姓再添大概32%的房价,把这套房子从房东那过户给他,算是以92%的房价把房子买下来。“全租房是什么?”“跟这个典房制度一个意思。”“韩国也缴纳大笔款项租房?那他们为啥不干脆买房?”“因为买不起嘛,这大笔款项还是找银行贷的。”“哦。”蒋堂点点头:“那确实跟这典房很像,也是借来的。”《水浒传》中说武大郎在县城租了一套宅院,他一个卖烧饼的怎么有钱租一套不错的小院子?就是靠类似于全租房的形势,以房屋总价百分之五十的价格租来,大概两三年后,房东会把这笔钱还给他,形成了大宋独有的典房制度。至于武大郎租房的钱哪里的呢?一是靠借贷,二是靠老婆潘金莲的嫁妆首饰。史料记载,这种方式在北宋非常流行。因为北宋的形势跟韩国有点像,由于经济发达,百姓都进城务工,除了首都开封以外,其余三京以及很多二三线城市也都聚集了大量务工人员。这就造成房价暴涨。到宋徽宗年间,汴梁的房价那简直是扶摇直上,普通汴梁打工人按每天100文收入来算,一个月就是3-4贯。可当时汴梁外城最普通的一间民宅都价值三四千贯,贵一点的八九千贯。稍微上点档子的宅子都要好几万贯,内城豪宅更是涨破天际,数十万乃至上百万贯的都有。苏轼为了买房卖了很多字画,还找弟弟借钱,才勉强凑足了买房款。他弟弟苏辙当了宰相,一直到七十岁都还在租房子住。显而易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