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十六章投其所好的背后(3 / 5)

加入书签

在,该孙道良不相信老板和包工头说的话是真是假了。“不可能,世上没这么多的巧合的事。你看,我从上海上了大巴车,遇到两个三里半的人。一个叫王大源,一个叫陶迩庸。在德宏,又碰到来深圳徐永和。来到工地,又碰到马家荡的老乡,像讲故事一样,难以置信,难以置信啦!”坐在老板椅子上的老板,一本正经地望着孙道良说:“怎么着,就允许你来深圳,我们就不可以来深圳吗告诉你,我来深圳的时候,比你现在还小呢!三千块钱,是偷的我老爸卖猪肉的钱,吓得我到现在都不敢回家。为了弥补我的过错,每个月给老爸老妈借一万块钱回家,哄哄他们开心,希望他们忘记过去,想想我现在的好处,嗨......”孙道良听老板说到这里,心里想,作为老板不至于拿自己声誉开玩笑吧!他慢慢地淡定下来,情不自禁的摇摇头说:“啊哟,还真的是老乡啊!是天助我也,怪不得我妈在世的时候给我算命,说我要拿笔杆子吃饭,生命中走到哪里都有贵人扶持。现在想起来,还真有点对号入座的意思。我从来不相信牛鬼蛇神,更不相信人的命运是天注定。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歪歪扭扭它还就走到这一步了。冥冥之中,似呼有一只无形的大手,早就给我描绘出人生路途的宏伟蓝图。有人说,你想好事好事就来。墨菲定律,指的就是在人的潜意识中,潜移默化自己的行为举止,你的生活路径就会随着潜移默化而跟进,或者说是发展。”孙道良笑着刚才在老板面前的拘谨,他以一位老乡的身份,对着董事长兼总经理的孙国俊伸出右手。孙国俊也不忌讳。他并没有像包工头想象的那样,拒绝和孙道良握手。那是包工头认为,孙道良和董事长兼总经理的孙国俊握手,他还不够资格。孙国俊给孙道良的感觉就是,两个人相见恨晚。因为孙国俊远在深圳,说实话,深圳到老家坐飞机也就三四个小时,但老家在江南五市打工的人尤为居多。来深圳二十多年,孙国俊没碰到一个老家人。现在,这个吉尼斯纪录被孙道良给打破了。看到包工头将孙道良的身份证复印件,递给他的时候,孙国俊两眼一亮。他用手摘下自己近视眼镜,用无尘布擦一擦。接下来,他急忙问包工头:“我说老徐啊,你是怎么认识江苏人的呀在深圳的工地,估计除我之外,还没碰到第二个来自江苏苏北的人。据我了解,我们苏北人在江南五市打工定居的人家多得去。再向南或者向北,他们都不愿意。苏北人出门打工的原则即,宁愿向南千里,绝不向北走半步。可见,江苏人对北方人是多么地不感兴趣。”老徐这个包工头,他是不怕人多。他包工头的收入,谁都知道是按照人头数量来计数。每天每个人为他提成20块,手里有40个人,他的日收入就是八百块。所以,老徐这个包工头是只恨自己认识的人太少。老徐把孙道良被骗的过程,如实地反映给孙国俊。他带着傻笑和歧视,叙说着孙道良被骗的经过:“呵呵,老大,你要提到我是怎么认识孙道良的,还得从孙道良来到深圳,没有找到手机广告上说的禹州高科技生产工业园这个单位说起。那个他在手机上看到的广告信息,子虚乌有。上海那边的所谓禹州高科技生产工业园在沪办事处,实属挂牌的幌子。造谣惑众,制造声势,是某个国内组织,与境外势力挂钩,诱骗青少年到缅北实行他们的电信诈骗计划。孙道良是这次人群中其中一员,幸亏,他在上海认识老乡王大源和陶迩庸,实际上他们俩暗示孙道良去上海到处逛一逛,不要待在宾馆里,明摆着就是在提醒孙道良,借机会赶快离开他们的宾馆。令他们两失望的是,那孙道良原本就在上海待了好多年。别人来上海,人家是巴不得出去走一走看一看。而他,因为在二军大被人诬陷过,所以他对上海并不感兴趣。宁愿待在宾馆里。这样,他把王大源和陶迩庸对他的好意,真的好心当作驴肝肺。倒不是因为他们俩见死不救,坑害老乡。而是孙道良不给王大源和陶迩庸营救他机会,他把自己关在宾馆里,要知道那宾馆都是国内的电信诈骗头头,和缅北那边联系的秘密基地。也就是说,开宾馆的这位私人老板,即使幕后最大的电信诈骗头目。开宾馆只是他的一个幌子。这些,王大源和陶迩庸心照不宣。当然,这是后来王大源和陶迩庸被绳之以法之后,才公布出来。要不然孙道良也不会知道那王大源和陶迩庸对他的秘密保护,只是没达到目的那也不是王大源和陶迩庸的责任。或多或少,是因为孙道良对来自手机上广告三万块收入垂涎三尺所致。这一会你问孙道良,他爱面子,不可能承认是自己一时贪婪所致。孙国俊支走了徐永和和老徐包工头,他和孙道良两个人来到小酒馆,相见如故。在老乡孙国俊的安排下,孙道良在工地开起便民小诊所。尽管卫生部门反对,但人家孙国俊以集团公司的名义,申请工地远离城市给工人及时治疗带来的不便,使得孙道良学有所用。当然,他的资金运转,都是属于自负盈亏。集团公司只给他承担检查、违规、出现重大事故的担当。虽然发不了什么大财,但工地上经常出现伤风感冒的小毛病,去大医院检查一下就是几百上千。在孙道良小诊所,花上几十块钱就能治好,孙道良是学有所用,其行为和医德深得人心。没有对孙道良的医师资格产生怀疑,有人检查时,孙道良幸亏记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