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章 玻璃罐子!(1 / 1)

加入书签

这一次,方鸿安在沿着圩场最火热的区域直走。

穿过人流。

最后来到了圩场边缘的一排房子前。

这一排房子,是最靠近圩场的房子。

因为圩场的持续火爆,千马坪圩的范围,每年都会往外扩展。

渐渐地,连同这一片民居也都圈进了圩场的范围。

而一些房主,也开始开动脑筋,将自己的房子进行了一定的改造。

将临圩场这面的房间,索性改成了铺面一样的门脸,然后或是出租,或是自己弄些东西卖。

因为政策上还没有彻底的放开,卖的也大多是一些农副产品。

米、面、油之类是主流。

还有一些则是竹篾制品、麻绳、蓑衣之类的手工制品……

因为场所固定,出现品质问题也可以找上门来。

渐渐的,一些门店的生意居然都还不错。

方鸿安找到靠中间位置的一家走了进去。

这家铺子,卖的东西相当的杂。

有谷子和米,也有箩筐、簸箕、筲箕之类的竹制品。

杂七杂八的,像是个杂货铺。

方鸿安扫了一下,目光最后停留在了靠外沿那块木板上摆放着的那些玻璃瓶子上。

这些玻璃瓶子,并不是后世那种专门用来储物用的玻璃瓶。

在这个工业还相当落后的年代,还不兴专门生产这类玩意。

眼前这些,其实是那些水果罐头吃完之后的产物。

水果罐头,曾一度是高高在上的奢侈食品。

不过,经历了七十年代各地几乎都建成了罐头厂之后,罐头产量火箭般的突飞猛涨,

以这个时候的潇南地区为例,仅方鸿安知道的,就有三家大大小小的水果罐头厂。

这些罐头厂在提升产量把罐头售价打下来的同时,自然促进了罐头销售的火爆。

让这些水果罐头,从奢侈品成为了一般的城市居民也能消费得起的食品。

由于其携带方便,包装又上档次,所以很多人拿来作为走亲访友的礼品。

在八十年代的潇南地区,如果说在农村一包白砂糖是走亲访友时的“长脸礼品”,那么在县城城区,水果罐头几乎就是送礼紧俏品的代名词了。

水果罐头的畅销,也带动了这种玻璃制作的罐头瓶子的生产。

因为物资紧缺,生产机械化水平还不够高,罐头瓶子的包装成本也不少,所以大多数罐头厂对于这种吃完剩余后的罐头瓶子都是回收的。

有点像后来的啤酒瓶子。

不过,与啤酒瓶子不一样的是,水果罐头的瓶子开口大、好摆放、密封性好、可以重复密封盖好,所以很多人家都也会留一部分用来做储存东西用。

比较经典的用法,就是用来做厨房里用的调料罐,放盐、味精、辣椒粉之类的调料用。

这种做法,最开始在城市中盛行,后来也渐渐传到了农村。

于是,在圩场中,就有人专门收集起来,作为货物进行售卖,在千马坪的圩场,方鸿安就至少看到5个摊位上有人卖这个。

这個门店,也是如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