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8章 采板栗(1 / 2)

加入书签

秦瑶取了虎头,又在酒楼里打包了两个菜,打算带回家解解馋。

三郎和四娘期待得直咽口水,毕竟自从阿爹离开后,家里已经许久没吃到一顿色香味俱全的饭菜。

偶尔秦瑶馋得受不了了,直接买好肉,母子五人厚着脸皮提到老宅去蹭饭。

想到这,三郎和四娘突然想起阿爹来,边跟在秦瑶身后走,边问她:

“阿娘,爹爹什么时候才回来啊?”

秦瑶一怔,什么爹?谁家爹?

回头一看两个小孩,哦,刘季啊,他还活着吗?

“等粮食运到边关,应该就回来了吧。”秦瑶心想,要不要提前给他备张裹尸席?

三郎和四娘对视一眼,不说话了,情绪有点低落。

秦瑶领着两人在城里各家店铺转了一遍,笔墨纸砚得添一些,日常调味的酱醋也要买上一缸。

路过贩卖私盐的,偷偷摸摸低与市场价买五斤留着用。

听说今年腊月村里人打算凑钱共买一头猪回来杀,热闹热闹,庆祝一下丰收。

“你们这是采了多少栗子回来?”秦瑶看着盆里那一盆,还有地上没撬开的毛栗子好奇问道。

可能大郎也觉得不太妥,想了想,又跑回屋里,找一块儿布给它盖上。

因为是马车,速度远比不了从前,一路赶回来,了两个时辰,就比步行快那么一点点。

不过腌肉就不是何氏和张氏的强项了,秦瑶打算去找周嫂子,她腌的腊肉那叫一个绝。

因为大郎爬树十分厉害,村里小孩都抢不过两人,虽然去得比较晚,但收获仍然丰厚。

等秦瑶一一跟前来看马车的村民们打过招呼回到家时,天已经暗下来。

龙凤胎在车上都睡了一觉,幸亏秦瑶有先见之明带了薄被,要不然肯定冻感冒。

三郎和四娘手里一人拿了两根葫芦,时不时嗅上一口,既期待又满足。

三郎突然想起什么,又说:“大哥,阿娘帮你把虎头取回来了。”

大郎倒是稳重,帮秦瑶把马车停好,又把那些油盐酱醋搬进屋,这才抽空打量一下车厢的样子。

路过下河村,秦瑶在打铁匠家门口停了一脚。

虽然嘴里嚷着再也不要理两个哥哥,但买零食的时候却没忘记他们。

上次砍虎把刀砍卷边不能用了,只得拿回来让铁匠重新融掉再锻造一把。

外壳留着,烧火的时候特别好用。

三人这才依次跳下马车,举着葫芦,等大哥和阿娘弄好,再一块儿进门。

想到这些好东西,加上手上提着的菜包一直散发出香味儿来,秦瑶都忍不住咽了几次口水。

两个暂住在秦瑶家的小伙也在帮忙,四人弄出来一大盆的栗子,边吃边扒壳。

眼看二郎、三郎、四娘在车厢里到处滚,大郎好声唤道:

“别乱蹦了,快下来,好让老黄歇一歇。”

鲜肉不好保存,秦瑶觉得还是要提前腌些肉,保存好了,能吃一整年呢。

大郎一喜,上前帮忙拉住缰绳,二郎一个健步蹿上马车,钻了进去,发出一声“哇”的惊叹。

“放房间去吧,搁这有点吓人。”秦瑶提醒道。

大郎和二郎已经回来了,两人跑了两趟,采回来四篓子的板栗。

东西都买齐,放在马车上,母子三人驾着新马车,欢欢喜喜回家去。

车厢卸下来,马儿送到马厩里,喂水喂草,想着今天辛苦了,大郎多加了一瓢高粱倒在马槽里。

可惜,她不会造玻璃。

二郎答,“四竹篓,明天我和大哥还去呢,全部采回来!”

大郎怀里抱着虎头,在堂屋里走来走去,苦恼的不知道放在哪里好。

二郎馋嘴,埋了几颗在炭炉里,因为忘记给栗子开口,爆栗受热炸开,“嘭嘭嘭”炸出许多灰,弄得一身狼狈。

说完,咬一口葫芦,硬邦邦的也不怕绷着牙,不说先用火烤化一些再吃。

三郎和四娘从车厢里钻出个脑袋,见到哥哥们,三郎全然忘记了早上的恩怨,兴奋大喊:“大哥!二哥!”

秦瑶拖着车厢放到后院院墙下,找了张草席盖住,能挡一下雨。

怕被秦瑶骂,二郎手忙脚乱一顿收拾,才把堂屋和自己打扫干净。

几人听见屋外传来车马的动静,兄弟两激动起身,跑了出来。

二郎烤的爆栗还摆在桌上,秦瑶拿起来剥一个丢嘴里,半生半熟,一边脆一边软糯,口感奇特但很甜,接着又拿

四娘也举起手里的葫芦,晃了晃,“看,阿娘给我们买的!”

秦瑶偏头往那儿童房里瞥一眼,好家伙,直接放在床头的木箱子上,这是真不怕半夜起夜吓到自己啊。

堂屋里暖呼呼的,两个借住小伙子识趣的回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