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3章 弦攸(1 / 1)

加入书签

只是又让弦攸犯难的是,大家都愿意捐钱捐布甚至针线都愿意,但就是没人愿意出劳力。

南疆多为商贸通货的买卖,城中商贾家中伙计都不够,上街逛一圈看吧,那店门口挂的除了招牌还有高价聘请伙计的告示,哪还有多余的人制衣的,而且数量如此之多,弦攸问了一圈都找不到一家愿意接这活的。

问了宣康才知道一些事,原来一般兵衣都是跟朝廷申请后,朝廷有制衣局分发下来,但南疆比较特殊,第一这里屯兵数量比其他边疆要多,第二这里是收付回来的疆城,所这里的县衙除了要对朝廷尽职外,还要负责当地将士们的开支,苦不堪言,好在自从宣康来了后,他要求将士们耕田犁地自给自足。给县衙减免了一部分负担,所以兵衣可以直接找县衙解决。

果不其然,宣康刚传了个话给县衙,没到第二天,当晚晚膳前,那新任的县令便来问安了。

请进中堂双方细说了新衣的筹备情况后,果然县令十分开心,一听钱布乃至针线都已备妥,只剩解决人员的事,他马上拍着胸脯说县衙来解决这最后的事情。

当和各州府管事的商议后他才知道事情远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没田地的地方人少没办法完成这么多的缝工,有田地的地方人口虽多可一年三季都在种粮,就算有心做也抽不出时间,众人一时三刻也想不出个法子来,都缄口不言的各自盘算着。

可这新县令也不是吃素的,眼珠一转说道。

“我初来乍到,这是办的第一个朝廷要务,无论如何也要做成,实在找不到缝工的话倒也有其他法子。”

众人一听都松了口气,想着新来的县令也不过如此

“每件新衣折合铜钱三吊半,三十万件新衣统计的银子我们各州府分摊,若出银子,若出缝工。”

没等县令说完众人就炸开了锅,说道理的,哭穷的。

‘不是说布匹针线都齐了吗?’

‘我们衙门年年税收都困难,哪来的银子?’

“众位大人回去商量下,文书稍后可送达到各位手上。”

县令也不听直接就要下达文书了。下面的人一听着急了:

“县令这下官属实难做啊。”

“焦大人,你可去城外的军营看过那些戍边将士们吗?他们日常操练可都是光着膀子,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我们之所以能在这里锦衣华服的喝闲茶,可都是因为他们提着脑袋驻守着边疆呐,如果我们这些地方官若连件普通的布衣都没法完成的话,有何颜面称之父母官的,此事我意已决不必再议。”

众人听着也是羞臊了脸,看事情今天是没有转圜之地了,便乘轿骑马的各回各家了。

可这其中有一大人,又是整衣服又是寻物件的迟迟没有上轿。县令一看就知这是有事要单独聊的,便也不着急,喝着茶等众人走远后,才把准备上轿的人喊住了:

“曾大人在喝盏茶走吧!”

“大人这茶是东边来的新茶吧,”那曾大人借着话就走回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