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69章 孔颖达的淡定(1 / 2)

加入书签

第769章 孔颖达的淡定

国子监。

大唐最高学府。

要是两年前,这里的门槛非常高,一般普通人家的孩子,想要进入这里学习,门都没有!

这里是大唐最高学府,也是儒家研讨学术的地方,由儒家的诸位大儒实控着,来这里读书的,非富即贵。

就是如同马秋,司怀瑾等大才能的人,也没有资格进入这里,聆听儒家大儒的教育。

因为,一旦得到这些大儒的青睐,那便是一飞冲天,成为长安城炙手可热的人物,即便是不能考中进士,那也能通过推荐成为大唐官员中的一份子。

比如大家最熟知的诗仙李白,年少轻狂,来到长安后,却是处处碰壁,只因为他的身份,他的父亲是商人,注定他不能参加科考,只能通过长安城大佬举荐成为做官。

但大佬听闻李白祖上是商人后,便是嗤之以鼻,即便再有才华,他们也看不起商人,士农工商,这是刻在士人骨子里的东西。

然而,比如王昌龄,杜甫,崔浩,这些人就不同了,他们或是五姓七望家族中的,或是祖上是官员,或是人家是勋贵。

即便是参加科考失败了,也有人为他们铺路,直接踏上仕途。

再比如高适,即便是家道中落,早年贫困潦倒,都揭不开锅了吃饭了,但人家的爷爷曾经是安东都护,这可是朝中大员,统管一方军政。

只是他自己拉不下面子去求人,考试又没中,但即便年纪大了,依旧被人推荐入朝做官,嫌弃官太小了,便辞职不干了,后来又经过哥舒翰,进入军方做掌书记。

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人家是官运亨通,最后做到了御史大夫兼任海南节度使,同样掌管一方军政,封渤海侯。

然而李白却是成为了囚犯,要不是高适求情,早就被处死了。

同样和李白交好的杜甫,祖上是做官的,少年时期,生活环境富足,可即便他才华横溢,七岁便能作诗,但就是考试落第,数次落第之后,便开始寻找其他方法。

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终于是得到了一个小官,但他同样看不上这个小官,便辞职不干了,一直在各处游荡。

一直到了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便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便去投奔新皇帝,结果就被敌人给俘虏了,同时被俘虏的还有王维。

杜甫因为官位小,没有被囚禁,然而王维官位高,就被囚禁了,而王维也投靠了叛军,成为叛军的官员,从此成为他一辈子的污点。

后来大军打回来了,杜甫和王维都成为了大唐的官员,即便王维有投敌的表现,朝中同样授予王维高官,就因为王维是太原王氏的的人。

也许是他给敌人做过官,从此之后心理受到了打击,做了几年大官后,便向皇帝表请辞,此后便与诗和佛为伴。

但杜甫家世在王维面前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同样是投奔新皇被抓,他还宁死不屈,结果做了官员后,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

从这几位诗人的仕途,可以看出,有一个逆天的家世,在大唐是何等的重要。

除去参加科举考试外,唯一能够走上仕途的道路,便在这国子监,在这里读过书,便意味着是儒家的门生,是朝中大佬们举荐的对象。

即便是秦琼,程咬金,尉迟恭,房玄龄,长孙无忌家的那些熊孩子,都曾经在这里学习过,为的就是镀金,能够有一个很好的身份。

“老师,你说这是真的吗?”

“这将咱们儒家的名声,直接摁在地上摩擦啊!”

说话的是司马才章,他是国子监的司业,是国子监的副手,而他面前跪坐在案几前,正在拿着报纸看的人,便是国子监的一把手,也就是祭酒孔颖达。

孔颖达是孔圣人的三十二代孙,这个身份,在大唐儒家,那是绝对牛逼的存在。

况且,这位祭酒并非只是儒家的代言人这么简单,他还是当年李世民秦王府的十八学士之一,是曾经跟着李世民一起造反的家伙。

在文学方面,造诣极高,被称之为大唐的经济学家,易学家,与魏徵一起编修《隋史》,目前他们正在编撰《五经》义训。

在教育方面,孔颖达绝对是大唐教育界的大哥大。

司马才章见祭酒大人不说话,顿时就急了,老什么子的那个儒圣,不是已经死了五十年了吗,怎么又突然跳出来来了,还给儒家带来了这么大的一个惊吓?

作为儒家的门生,他都不敢出门见人了。

“慌什么,又不是你我去干了那等不要脸的事情,做好自己的事情,身正不怕影子歪。”

孔颖达又津津有味地读起了报纸,一边读,一边还评判道:“嗯,不错,这文章写的不错,没想到竟然出自前太子之手。”

“哈哈哈,老夫曾经亲手教导过他,只是那个时候,前太子还是年纪太小了,没有经历过大事情,对于人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