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0章 治世能臣(2 / 3)

加入书签

性情中人,相见恨晚、相见恨晚啊!”

杨英豪放下酒杯,大笑着提起酒壶给卫衡斟上一杯酒,再提起公筷给卫衡碗里夹了一颗红烧狮子头:“这是拙荆的拿手菜,请公公一品。”

“是吗?”

卫衡笑呵呵的提起筷子:“那杂家可要仔细尝一尝…贤夫人好手艺啊!”

“哈哈哈,公公不嫌弃才好!”

杨天胜坐在卫衡对面捧着碗大口大口的扒拉着饭菜,也不知是噎得慌还是看不下去眼前这两个老狐狸相互吹捧、虚与委蛇,边吃边翻白眼。

卫衡放下筷子,用手绢擦拭着唇角笑吟吟的看向杨天胜:“年许不见,杨公子越发英姿焕发,‘烈阳剑主’的名头,可谓是如雷贯耳啊!”

杨天胜被自家亲爹强行从与五毒教争锋的前线唤回来,心头正烦着呢,见这死太监还敢来找他搭腔,当下皮笑肉不笑的说道:“哪里哪里,相比当年公公在路亭暴打我们哥俩时的雄姿,小爷还差的太远…”

卫衡脸上的笑容当场就僵住了:‘臭小子你哪壶不开提哪壶是吧?这事儿是能提的吗?’

杨天胜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谁叫你打搅小爷干饭的?’

杨英豪虽然不明就里,但还是一眼就看出了卫衡脸上的尴尬,当即瞪了杨天胜一眼,提起酒杯叉开话题:“杨某再敬公公一杯!”

卫衡如蒙大赦,连忙提起酒杯:“不敢当不敢当…干!”

被杨天胜将了一军后,卫衡一下子就老实了,再也不敢去找杨天胜那找不痛快,专注的与杨英豪喝酒闲聊,不一会儿,二人就熟络的称兄道弟。

酒过三巡,杨英豪与卫衡都已有三分酒意,而专注干饭的杨天胜也吃饱喝足舒舒服服的剔起了牙齿。

卫衡用眼角的余光瞥了杨天胜一眼,放下酒杯佯装恍然的轻轻一拍额头:“弟妹的厨艺太妙,杂家都险些把正事给忘了…杨老弟,关于招安之事,贵教可议出章程了?”

此番内廷三司联手攘外安内,分工相当明确,最熟悉边关情况的沈伐北上查探北方草原的情况,有御马监作后盾的卫衡南下处理江湖事,最弱鸡的东厂新任厂督刘贤留守京中看大门。

杨英豪也放下酒杯,略一沉吟后,苦笑着抱拳拱手道:“恐怕要叫卫兄失望了,此事老弟虽已竭力在教中斡旋,可进展仍是不大,教中不愿投向朝廷的闲云野鹤实在是太多,老弟还需要一些时间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卫衡听到这个结果,倒也不觉得失望,笑着挥手道:“有什么失望不失望的,好事多磨嘛,不过咱哥俩私下说句掏心窝的话,咱既然要投靠朝廷,当然得挑个最要得起价儿的好时候投,那古话不都说‘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吗?”

“眼下朝廷正值用人之际,当今陛下又素来宽仁,贤父子又不是外人…老弟你是明白人儿,往上数三百年,有比眼下更好的时机么?”

杨英豪大为犹豫:“这…”

卫衡说的,其实在理。

乱世不好押注,盛世开不起价钱,平常时候教中的不同声音又多,且无人作保,谁都不敢保证归顺之后朝廷不会重犯旧账。

眼下,的确是个好时候!

“嗤。”

一声嗤笑打断了杨英豪的犹豫。

二人齐齐看向杨天胜。

杨天胜嘴角叼着一根牙签,漫不经心的笑道:“公公说当今皇帝宽仁,可小爷怎么记得,有人说过当今皇帝又记仇又抠门又小心眼?”

卫衡挠头,失笑道:“这话杂家听着…他怎么像是在说他自个儿?”

“哎?”

杨天胜愣了愣,忽然也笑道:“你还别说,还真像是在说他自个儿!”

杨英豪终于反应过来了,也忍不住笑出了声,心说:‘难怪二郎和朝廷打来打去却还斩不断、理还乱…’

杨天胜既然开了口,也就不准备当旁听了,直接接过话茬儿:“大家都是熟人,就别整那弯弯绕了,聊点大家都能听的!”

卫衡一伸手:“杨公子有何高见,尽管道来,杂家洗耳恭听!”

杨天胜丝毫不怯场,张口就来:“招安这事,说白了,就好比那麻杆打狼——两头怕,你们怕我们本性难改、归而复反,我们也怕你们把我们框进牢里关起门来当狗宰!”

“这个问题很难解决,你们无法向我们证明你不会秋后算账,我们也无法向你们证明我们归顺了朝廷后就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但我以为,我们两家都应当拿出解决这个问题的诚意,试着一起迈出一步!”

“否则,我们就是再吃一百顿饭,也起不到多大作用…”

一席话说得条理分明、掷地有声,连杨英豪看向他的目光都带着震惊的意味。

“说得好!”

卫衡一拍饭桌,竖起一根大拇指摇摇晃晃的笑道:“这才是爷们儿该有的气概!果真是龙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