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8章 争先(2 / 3)

加入书签

他已经摸到了武道真意的门槛,所以他知道,有些东西的确是听得懂就听得懂,听不懂怎么说都听不懂。

准确的说,听得懂是建立在海量的思考、感悟和经历之上的水到渠成。

而听不懂,就是缺少了那些思考、感悟和经历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就好比他那一招八剑齐飞,他对他爹掰开了、揉碎了讲述过不下十遍。

可即便他们爷俩的武功同出一脉,他爹听他那些武道精义仍跟听天书似的,别说八剑,一剑都飞不起来。

“平日里别光顾着练武,武功翻来覆去也就是那些东西,你就是练十万遍、练一百万遍,它也练不出花来!”

杨戈想了想后,又说道:“得空也多看看书,诸子百家、史书传记,都可以多看看,武功练到最后,练的其实已经不只是单纯的搏击技法,而是人的本身,人变强了,武功自然也就跟着变强了,相反,人如果支棱不起来,武功练得再高明,也终究也不堪一击…”

“换个角度想想,秦皇高祖、老子孔丘,哪个是因为盖世的个人武力而万古长青?”

前半句杨天胜听明白了,后半句杨天胜却是听得有些糊涂:“这能是一回事吗?”

杨戈笑道:“等你明白,这其实就是一回事儿的时候,你的武道差不多就成了!”

杨天胜:“这…这么玄乎的吗?”

杨戈笑而不语。

晌午过后,杨戈与李锦成、杨天胜、项无敌三人作别,动身返回路亭。

而悦来客栈内,早已有人候他多时。

“杨大人!”

杨戈前脚迈进客栈,一张似曾相识的黝黑面孔就迎了上来捏掌作揖。

杨戈盯着来人看了两秒,才陡然忆起此人来,他一边将用灰布包裹着冷月宝刀放到柜台后,一边笑着说道:“是你啊,今年过年怎么没回家?”

来人正是化名王大石的谢玉。

王大石再次揖手:“今岁朝中事务繁忙,未得空来与舍妹团聚,多谢杨大人对舍妹的拂照。”

“谈不上拂照,也就是邻居之间的互相照应。”

杨戈一手扶起王大石,末了问道:“有事儿?”

王大石点头:“是有些公务要与杨大人商议。”

杨戈看向一侧喜笑颜开的迎出来的赵猹:“楼上有客人吗?”

赵猹使劲摇头,脑后的马尾也跟着左右摇摆:“没人。”

杨戈伸手按住她的小脑袋,笑着说:“给我沏壶茶上去,这一路可渴死我了!”

赵猹应了一声,扭头一阵风似的往后院奔去。

杨戈伸手对着楼梯口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走吧,楼上说!”

王大石:“杨大人先请!”

二人一前一后上楼,刚一落座王大石便开门见山道:“禀杨大人,在下此来,乃是为江浙税务一事。”

杨戈一听,登时就想起此事来:“官民一体赋税纳粮之事?”

王大石揖手:“杨大人好记性。”

杨戈慢慢拧了起眉头:“年前我曾托沈伐给王中堂带了几句话过去,那厮没将我的话带到吗?”

王大石挑了挑唇角,又连忙压了下去:“可是嘱咐中堂大人要徐徐图之之言?”

杨戈点头:“既然那厮将我的话带到了,王中堂为何还这么快就旧事重提?”

王大石正色道:“回杨大人,自打去岁年中杨大人提及税务改革后,中堂大人便开始着手铺陈此事,至今已经半年有余,虽时机仍算不得成熟…但您也知晓,这种事,又哪有万事俱备之时?不想应赋纳税之人,永远都不想应赋纳税,这里边的水到底有多深,总得去脚踏实地去探过才知晓。”

杨戈听后,也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可心头仍觉得忐忑。

正如沈伐所说,当下大魏的势头,太好了!

四海靖平、国泰民安,虽然仍有许多地方不如人意,但大体上终归是在变好,百姓的日子也有了盼头…

他也害怕横冲直撞扰乱了大魏当下的势头!

可如果为了不打乱当下的势头,而不敢去对那些沉疴弊病下刀子,又有些因噎废食的味道。

杨戈左思右想了许久,直到赵猹送来两碗热茶退下之后,他才再次开口道:“此事可已有试点?”

王大石:“好叫杨大人知晓,江浙富甲天下,一省税收堪比数省,但江浙又是十四省抗税最为严重的行省,一说税务改革,各省的眼睛就都盯着江浙,若是江浙税务改革执行不下去,其余各行省纵然能够执行下去,也必然民怨沸腾…事倍功半啊!”

杨戈拨动着茶碗沉吟了片刻,沉声道:“此事我可以帮你们,但丑话先说在前头…借了我的招牌,就得公平公正!”

“一、说官民一体赋税纳粮,那就必须得官民一体赋税纳粮,如果你们打的是借我的招牌去哄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