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一十九章 跨入新的科技范式!(1 / 2)

加入书签

毕竟等离子是一种高温电离态物质,在磁场中可以无损地高速运动,其导电性能远好于金属,或许可以借此提高能量传输效率。”

会议进行,现场渐渐变得沸腾了。

“我们可以在装甲车外覆盖一层柔性有机光电池膜,让整车外壳都可以高效吸收太阳光。”

“或者,我们将电池直接嵌入到装甲材料的分子骨架中,以此实现发电和装甲的双重功能!.”

“还有我的提议,利用生物发光材料和细胞因子,在车载生物反应器中复制自然界中的光合作用过程,直接从CO2和水中获取能量……”

一个接一个大胆独特的构思在会场中激荡迸发,令人目眩神迷。

第二天,张恒将这无数个创新设想进行了归类整理,并召开新一轮会议,就各种理念和构思展开讨论。

经过激烈的辩论和分析,最终有十几个看似可行的新方案被提了出来,其中既有大胆创新的技术路线,也有对现有理论的小幅突破,可谓是包罗万象。

“这次的头脑风暴会议真是酣畅淋漓啊!”

“我们这次提出的每一个新构思,都是对传统理论和技术范式的一次全新挑战。”

陈铭衡赞同地说:“它们或许看起来疯狂乍艽,甚至有些超前或未经实践检验,但这正是创新的本质所在。

我们决不能让旧观念成为束缚思维的枷锁,而要大胆突破知识边界,让想象力在学理之外恣意驰骋!”

“那我们就暂且按照这个思路继续推进下去。”

张恒一锤定音:“我会组织专门小组对这些新设想进行可行性分析,集中力量先在最具潜力的几个方案上展开实践探索。

刚才我们每个人都提了不少宝贵意见,接下来就让我们付诸实践,用创新的力量去征服科学,用顽强的毅力去突破技术瓶颈!”

张恒和他的团队在经历短暂的低谷之后,再次迎来了新的起飞契机。

头脑风暴会议后,张恒和他的团队集中全部精力,开始了新一轮的实验探索。

他们对之前提出的十几个可行方案进行了缜密分析,最终决定率先在三个最具潜力的新型技术路线上着手实践。

第一条路线就是林森提出的以等离子体为能量载体的构思。

听起来有些超前,但等离子体确实具有优异的电离导电性。

如果能将其限制在装甲车特有的磁场环境中,借助磁力做功,让等离子流以极高速率在整个系统内循环流动,那无疑将大幅提高电能输送和转化效率。

“我们首先要在装甲车载电磁系统中,营造出一个相对封闭且受控的磁场环境。”

张恒对实验组说:“然后在磁镜区中注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施加高功率射频做功电离出等离子体。

待电离等离子态达到受控临界后,我们再编码调节磁场强度和频率,促使等离子流在磁约束环中高速循环运动起来。”

实验人员们按照张恒的要求进行操作。

经过不懈努力,他们终于在装甲车载磁场环境中,成功构建出一个闭合的等离子回路。

众人惊喜地发现,借助磁力的高效传递,这些炽热的等离子流体可以以每秒数万公里的高速在磁场管路中游曳运动。

无需任何实体导体,就可实现高效输送和转化电磁能。

“太神奇了,借助等离子流的高速运动,我们几乎可以把整个装甲车外壳都电离成等离子态!”

林森兴奋不已:“只要在等离子运动回路上并联足够的功率,外壳等离子层就可以直接为车载系统提供所需的全部动力,同时也可作为高效电磁屏蔽层,防御外部电磁干扰。”

与此同时,生物工程组则在致力于模仿光合作用途径。

他们在装甲车上另辟了一个密闭的生物舱,培养了大量藻类和光能细菌,并在其中重建光合效应,企图以此直接从水和二氧化碳中获取太阳能。

“不论是叶绿体提供电子传递链,还是光活化酶的光解水过程,其实都是在以光子为载体进行高效电荷转移。”

徐占龙边忙活实验边解说:“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利用细胞色素等生物物质在这方面的独特功能,很可能就可以建立起一种全新的以光子为载体的能量利用途径了。”

最让人振奋的是,在另一个试验平台,纳米材料组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他们在材料层面做了大胆创新,以石墨烯和量子点为基体,构建了一种高效光电缺陷诱导层。

并将其掺嵌于新型有机无机杂化电池基底中,使得电池体系在光子激发下,即可实现离子电荷快速传递和转化。

“太神奇了!我们的新型电池在光照激发下,载流子的注入和电离迁移效果竟如此之高效!

整个电池体系内部的离子电导率比最先进的钙钛矿电池提高了近三个数量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