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真假立判(1 / 2)
晏夫人身心俱疲,心灰意冷,居然向丈夫提出了和离。
晏正道气坏了,他大吼着对妻子说:“无论如何,我都不会和你和离的!你就死了这份心吧!”
晏夫人却哭着求丈夫,不如放过她这条命,她担心再这么下去,自己会被人害死在晏家。
晏正道红着一双眼睛,他死死盯着妻子:“难道你就不为孩子想想?!阿昉可是你亲生的孩子!你一走了之,是想让阿昉从此没了娘吗!”
不提儿子也罢了,他一提儿子,晏夫人终于忍不住了,她痛哭道:“你看看阿昉,他还像是我的儿子吗?!如今他眼里只有那个黄姨娘,不是‘今天黄姨娘又给我糖吃了’就是‘黄姨娘夸我念书念得好’……他早就不把我这个亲妈放在心上了!”
晏正道听见妻子的哭诉,一时间也是无语。
他纳的这个小妾,可以说是个典型的人精,不光知道笼络家中最长辈晏老太太的人心,每天晨昏定省从不缺席,她还在家里唯一的孩子晏昉身上下功夫。只要见了面,她就夸他漂亮,聪明,会念书,要么就找由头,请他帮自己写个物件陈设的清单,要么就拿出好吃的零食,引诱他去自己的院子呆一会儿……
而晏昉那孩子,似乎也很喜欢这个漂亮又说话好听的姨娘,得了空,他经常往她的小院跑,有时候晏夫人数落儿子两句,他竟然还当面顶嘴,说,“黄姨娘从来不数落我,只会夸我!”
晏夫人为此深受打击,甚至萌生了去意……
晏正道很生气,本想把儿子叫过来训斥一顿,但转念一想,儿子还那么小,小孩不就是谁夸他谁给他吃的,他就愿意黏谁吗?这不就是小孩的天性吗?
他甚至经常看到儿子和自己的妾一块玩耍,放风筝,荡秋千,那和乐融融的样子,倒仿佛他们才是一对亲母子。
正当晏正道为这些家里妻妾相争的琐事而烦恼不已,甚至有些怨恨自己的母亲时,忽然间,一切就结束了。
黄姨娘死了。
她死得非常诡异,春日温暖的下午,她在后院荡秋千,忽然从秋千上摔了下来,摔断了脖子。
黄姨娘的父母接到女儿的死讯,非常悲痛,竟然失心疯的上门大吵大闹,认为是晏家对女儿不上心,才让她发生如此惨烈的意外。虽然最后,晏家还是拿了银子摆平了此事,但晏老太太被闹得大病了一场……病愈之后,她吸取了教训,从此再也不提让儿子纳妾的话了。
而就在黄姨娘死掉的那个晚上,七岁的晏昉悄悄进来母亲的房间,他趴在晏夫人的枕边,轻声说:“母亲,现在再也没有人威胁你了。”
晏夫人惊得一下子从床上坐起身来:“你说什么?”
晏昉睁着黑亮亮的一双大眼睛,静静望着母亲:“我给母亲,还有没出生的弟弟报了仇,母亲从此可以心安了。”
原来,自从晏夫人落水,晏昉就对黄姨娘起了疑心。虽然之前黄姨娘就用各种办法在笼络他,但小小的晏昉非常清楚,这女人是想离间自己和母亲的感情,所以从来不上钩。
但是晏夫人落水流产后,晏昉却一反常态,开始亲近黄姨娘。
当然了,他这么做是为了查清母亲落水的真相,果不其然,他亲眼看见黄姨娘一连好几天高兴到不行,甚至有一次她当着晏昉的面,忍不住和贴身丫头说,五百两银子买条人命,是一桩非常划算的买卖。
这话虽然没头没脑,但晏昉马上联想到晏夫人身边那个自杀的丫头。因此他认定,母亲落水的事,就是黄姨娘暗中买通那丫头干的。
即便猜到了真相,他也不能当场就把黄姨娘抓捕归案,于是七岁的晏昉冥思苦想,最终,想出了一条计策。
他故意做出天真孩童的样子,让黄姨娘放下了戒心,又拿出大量的时间和这女人相处,以营造出一种孩子和庶母相处融洽的假象。
黄姨娘还很年轻,成天呆在自己的小院,其实非常无聊,她最喜欢的活动就是在晴好的春日午后荡秋千,这就成了晏昉切入的一个最佳渠道。
春天既适合荡秋千,也适合放风筝,晏昉故意在长辈们面前反复提及风筝,做出自己特别喜欢放风筝的假象,他顺理成章地让男仆给买了好几个风筝,又买了最上等的一批风筝线,那线有粗有细,最细的一种媲美鱼线,又韧又薄,稍微离得远一些,甚至看不清线的存在。
为了报仇,晏昉亲自做了好几次尝试,又趁着没人,让男仆李大坐在秋千上,自己用力地推,看他最高能够荡到多高的位置。李大是晏昉奶妈的儿子,平时照顾他的起居,他知道小少爷从小就是个机灵古怪的孩子,经常会有超出常人的思维,所以尽管他让自己做各种奇奇怪怪、又不肯说明原因的事,李大每次都是照做不误。
晏昉做了多次的试验,最后,他找到了一个最佳的位置:在秋千两边的树上,在最高的树桠那儿,绑了一根最硬也最细的风筝线。
一般人在平地走,目光不会落在那么高的地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