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家里来了个知青姐姐(1 / 2)
冲到院子里的夫妻俩,一边跑,一边回头看,只见房子在轻轻地晃动,一块儿块儿的墙皮从墙上脱落,砸在地上发出啪啪的响声。
媳妇儿还想回去抱孩子,被李四喜拦住了。
“房子不一定会塌,孩子现在抱出来也是冻死,咱先去房后看看吧。”
说话间,李四喜拉着媳妇儿的手来到了房后的池塘边。
这是一片很大的空地,已经有不少村民在这里聚集,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
从远处跑过来一位60多岁的爷爷,他径直来到了李四喜面前,问道:
“听马婶儿说生了个带把儿的,孩子呢?”
“我怕孩子抱出来会被冻死,就没带他出来。”
老人一听,一个大嘴巴狠狠地扇在了李四喜的脸上。
“混账东西!要活一起活,要死一起死,赶紧把孩子给我抱出来!”
李四喜没敢再说话,捂着脸就往自家院子的方向跑去。
不一会儿的功夫,李四喜抱着婴儿回来了。
老人掀开小棉被儿,看了一眼刚刚出生的婴儿,脸上露出欣慰的表情。
“这小家伙,多可爱。他真会选时辰,以前我给起的那几个名字都作废了,这孩子以后就叫振生吧。”
——————————
1976年的春天,振生九岁。
正月底的一天,他放学回家看到妈妈正在打扫西屋。
这个房间虽然也有一个大坑,但平时就存放一些粮食和杂物,他看爸爸妈妈把粮食都搬到了南屋,杂物也一件件的往外清理。
振生不解地问妈妈:
“妈,怎么都把东西搬走了?”
妈妈一边用笤帚打扫着炕上,一边说道:
“村里给咱家安排了一个知青,听说明天就到了,我得赶紧把房间收拾出来,让人家来了好住。”
“知青是什么?”
“就是从城里来的知识青年,跟你二姐年龄差不多大,他们到咱村里来,跟咱一起吃,一起住,一起下地干活儿,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振生一听说知青都是从城里来的,立刻想起了春节之前跟爸爸一起去城里串亲戚的遭遇。
姑姥姥一家人对他和爸爸的到来,态度很是冷漠,吃饭用那么小的碗,害得他都没有吃饱饭。
“妈,我不喜欢城里人,他们都是势利眼,瞧不起人。”
妈妈瞅了一眼振生,笑呵呵地说道:
“你还念念不忘年前去姑姥姥家的事儿?人家城里人饭量小,平时吃饭就用那么大的碗,你没吃饱怪不得人家,谁让你自己不去盛饭的呢?”
“哼,反正我就是不喜欢他们。”
振生气呼呼地离开了西屋,跑去找同学石林去玩儿了。
第二天是周末,上午10点多的时候,村委会的院子里来了几辆大卡车,从上面下来很多背着背包的哥哥和姐姐。
他们看上去十八九岁的样子,一个个皮肤白净,穿的衣服干净整齐,说话的口音跟姑姥姥家人一样。
他们下车之后,先是集合站成了整齐的几排,像电影里士兵上战场前集合的样子。
带队的人给他们讲了几句话,然后队伍解散,由村支书和其他村干部们领着,安排到各家住户。
胡同里立刻热闹起来,孩子们有的跟在后面嬉笑着,奔跑着,有的站在自家门口等候着。
村子里过年都没有如此热闹过。
振生家在胡同的最北边,他站在门口不停的向南边张望,想第一时间看到是哪位哥哥或者姐姐被安排到了他家。
只见村支书领着一个小姐姐向他家走来。
“振生 你爸妈在家吗?”
“在了。”
振生上下打量着支书身边的姐姐,她个子不高,瘦瘦的,圆圆的脸蛋儿,皮肤很白,两个大眼睛忽闪忽闪的,非常好看。
想到家里突然多了一个漂亮姐姐 ,振生之前对城里人的抵触情绪,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他冲着漂亮姐姐腼腆的一笑,上前接过她手里的书包。
“姐姐,欢迎你到我们家来。”
“你好,小弟弟,我叫张琳。”
听到动静的振生妈也从屋子里走了出来,一边跟村支书打着招呼,一边笑呵呵地夸赞着张琳。
“哎呦,瞧这姑娘长得可真水灵,快进屋吧。”
说话间他们就来到了西屋,张琳卸下身上的背包,放在了炕上,显得很兴奋的样子。
村支书扫视了一下房间,满意地点点头。
“嗯,还不错。”
说完他扭头儿叮嘱张琳:
“姑娘,以后你就在这里住了,跟他们家一起吃,一起住,一起下地干活儿。”
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