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9章 商业银行法(1 / 2)

加入书签

一旦法律体系建立并得到严格执行,很多事情依法办事,就不需要皇帝再去审查,就可以省事很多。

法律有预知性,百姓能根据法律预测行为的后果,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大多数法律是引导性的规定,尤其是大量的民商事法律。

现在赵桓需要重整大宋经济,要跟金朝打仗,甚至将来征服天下,没有足够的金钱,那是想也别想的。

要重整大宋财政就必须建立足够强大的市场经济,规范市场经济相应的配套法律必不可少,否则必然会混乱。

一旦混乱就会严重的阻碍经济的发展,甚至破坏经济的繁荣,可是现在大宋法律除了宋刑统,基本上没有什么像样的推行全国的法律来规范市场。

这是相当要命的,宋朝的经济已经非常发达了,大量的经济纠纷已经出现。

用宋刑统等刑事手段来调整民商事行为,显然是不行的,不符合市场规律,因为没有具体可操作性的条文进行规范,判案都依靠官员的主观臆断,结果往往显失公平。

这些都是推行新的经济制度的巨大障碍,他用快速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调整各种复杂的社会经济关系。

他将李迒招来就是想看看他是不是这块材料?如果可以,将委以重任重。

赵桓见李迒不再紧张之后,这下问道:

“你对经商熟不熟悉?对市场做买卖有没有了解?”

李迒忙说道:“我的几个表哥就是做生意的,年轻时我曾跟他们一起做过生意。因为我小时候读书不是很在行,不过做生意倒还可以。但是家父还是逼着我念书,最终入仕为官,也就没在做生意了。”

赵桓点头道:“那你都做了些什么生意?做了多久?”

“我和几个表兄弟开过酒楼,倒卖过商品,开过商铺,长途贩卖,什么都干过。”

赵桓很满意,点头道:“不错,这个对你以后能否完成朕交付的任务有很重要的作用。”

李迒急忙起身,躬身施礼:“陛下有何吩咐,臣万死不辞。”

“不需要你万死,也不需要你冲锋陷阵,只需要你提笔在手就可以。”

李迒有些惶恐:“我的文章实在不值一提,我姐经常笑我,说词不达意。”

“不是让你写文章,是让你制定法律,你只需要根据我的思路和想法来把它形成文字,编撰成法律,并组织人研究讨论,最终颁行天下,主要是一些民商方面的法律。

因为朕要重整大宋经济,而我大宋市场上用来调整交易的相关法律太少了,很容易产生纠纷,我不知道你做生意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李迒连连点头:“是呀,我们做生意没少跟人打交道,各种人都有,也有不少扯皮的。可是告到衙门去,却要先被打十大板,然后才能说话,说我们不好好做生意,才会发生纠纷,都是刁民。

幸亏我有功名在身,从没被打过,但是对此很无奈,做生意肯定会有纠纷,有纠纷不找衙门找谁呀?找衙门还要挨揍,实在让人想不通。”

的确,在古代,因为民事纠纷起诉到衙门的原告、被告一般都会挨板子,而且认为他们都是刁民,只有刁民才会引起纠纷,觉得他们不好好种地,去做生意,是不务正业。

很多政府官员重农抑商的思想根深蒂固,看不起商人,所以想得到公平的待遇对于商人来说非常困难。

赵桓说道:“你有这种感觉更好,朕最先要制定的一部法律叫做商业银行法,就是把市面上的银铺集中起来成立商业银行,由他们给其他的商家发放贷款。

当然也可以吸收存款,也就是别人有银子铜钱存储在这种银行之中,银行给利息,然后拿这些钱去投资。”

李迒忙点头说道:“这个臣知道,臣以前做生意就没少跟银铺打交道,找他们借钱,但是利息太高了,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我们都不敢借。”

“是的,但是现在我们要规定一个利息范围,不允许超过,所有的银铺都要经过朝廷的批准才能经营,没有批准的全部要取消。

以保证这些经过朝廷规范之后的金行能够成为经济的强大后盾,而且要形成规模效应,现在的钱庄的规模都太小,抗风险能力不够。

同时,这些金行可以得到朝廷设立的皇家金行的贷款,进一步扩充他们的实力,使他们能够抵抗更大的经济风险和金融风险,并能够给广大小作坊提供更多的贷款,扶植那些小作坊的生产。”

李迒有些傻眼,说道:

“官家的意思是朝廷的皇家金行会贷款给这些私人开的钱庄,再由他们把钱借贷出去吗?

那为什么朝廷的银行不直接把款带给那些商家呢,钱为什么要让这些钱庄去挣了?”

赵桓阴沉着脸说道:“如果这个问题你没想明白,你就没办法担任这个职位。”

李迒忙拱手,十分惶恐,不过他马上说道:“臣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